搜索

7159
查看

24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谈乡村地名的由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3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三川贤夫 于 2014-12-1 22:38 编辑

         古往今来,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除了表示城镇、乡村、河流、山脉等地理位置外,同时也反映着该地的历史人文的变迁,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流传至今的众多古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地名的命名由来与更名是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生动写照。本文仅就方水乡村地名的由来略述如下。
    其一,由民间传说故事命名行政村。如“官田村”,传说清朝年间附近各州县众多官员前来“斩龙垭”观看斩龙时站立于该村的田坝里,并将乌纱帽脫放于田里,后来就叫这里为“纱帽田”、“官田坝”。新中国建立后这个行政村就命名为“官田村”了(详见笔者所写的《官田村的传说》)。又如“白玉村”,曾有关联胡家白岩和玉皇庙“金锅银灶”的传说故事,为拔掉穷根、追求财运翻身致富,故将原有地名“唐家坪”改为“白玉村”(详见笔者所写的《白玉村的由来》)。再如“宝珠村”,因传说清朝时曾发生过龙泉寺里宝珠显灵灭叛军保百姓的事,所以后来该村便以“宝珠”为村名(详见笔者所写的《宝珠村的宝珠》)。
    其二,由历史事件命名行政村。如“广义村”,在旧中国因土匪猖獗,当地百姓为保证自己猪牛等财产和人身安全而建立了一个民间团体组织“广字团”,专门履行保护一方百姓平安的义务。“广义村”的命名便由此而产生。
    其三,由古建筑物命名行政村。如“宝塔村”,因该地建有一座七层“字库塔”(约两丈多高),被当地百姓看做是镇邪改运的“宝塔”,所以将该村命名为宝塔村(详见笔者所写的《方水宝塔村的故事》)。又如“圆门村”,古时候有一姓于的大富豪,在一座大山下建了一座大四合院的住所,院门用条石砌为大圆拱形,圆门之大足可通过一辆大卡车,人称“圆门房子”。后来该村就命名为“圆门村”了;本世纪七十年代在该村修建了一座大水库,“圆门房子”正处于水库中心淹没区便被拆迁到别处去了,该水库也命名为“圆门水库”。再如“西林村”,是因为该村在清朝道光年间修建了一座供奉佛儒道三教祖师神像的寺庙叫“西林寺”,解放后该村便以这寺庙名作为村名了。
    其四,由山川大树命名行政村。如“高包村”,因为三国时在该村修建有三处通报战祸信息的烽火台,其中最高的一处烽火台就建在一个叫“高包岭”的大山上;另外该地还有一处绵延几千米的山川叫“包浃沟”,后来便根据“高包岭”、和“包浃沟”的山川地名来作为“高包村”的村名了。又如“尖山村”,因该村内大大小小的山峰很多,其中有一座山峰形如圆锥,虽然海拔并不高,但与四周比较其山尖却格外突兀,所以该村便命名为“尖山村”(与该村相邻的龙门镇“尖峰村”也是以此突兀的山峰命名)。现在“尖山村”与“广义村”已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广义村”了。还有“古树村”,是因为这里老杉树庙(又叫“川主庙”)前面长着一棵大杉树,树大有三人牵手围、树高有五丈余,是该地最古老最高大的一棵树,后来便以这棵“古树”作为村名。
    其五,由山河之自然形成的地形地貌来命名或更名乡镇的。如“永镇场”更名为“方水乡”,就是因为该场镇主河道对面有一座向河道凸出的山梁名叫“讨口岩”,形如“方”字头上那一“点”;从八一乡流来经方水乡境内再流入绵阳涪城龙门镇的这条河流“大桥河”正是“方”字一“点”下那长长的一“横”;从宝珠村流入方水这条主河道的支流“龙桥河”,就是“方”字长“横”下左边那一“撇”;而从高包村经宝塔村、广义村流入“大桥河”主河道的支流“王家河”,便是“方”字长“横”下右边那一“横折钩”了。一个山头“讨口岩”加上三条河流“大桥河”“龙桥河”“王家河”的自然地形地貌,便形象地构成了“方”字的四画;又因该乡境内河道支流多、塘堰众多、大小水库多,处处有“水”,这样“方水”就名副其实地成为乡镇之名称了。
    当然,就全国范围来说,地名的命名及由来远远不止上述五种情况,本文所谈只限于方水乡而已。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寓意,都蕴涵着众多的逸闻趣事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人曾说: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大到国家之名小到乡村之名尽皆如是也。
(2014年12月1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 23:01: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victory::victory: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藤椅
发表于 2014-12-2 09:52: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不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 10:16: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有谁知道贯山镇“懒板凳”的来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报纸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4:02: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1006209265 发表于 2014-12-1 23:01

:handshake:handshake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4:26: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程派青衣 发表于 2014-12-2 08:14
官田肯定不是你说的这个意思。

             我知道你说的“官田”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
为封建国家或皇室所有,是与“民田”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但是,我文中所说的方水乡官田村的“官田坝”并不是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下的“官田”,而是指传说故事中众多官员观看“斩龙”时脱放乌纱帽并站立过的“田坝”,被百姓称为“官田坝”。新中国建立后这个村就是以传说故事中的“官田坝”而命名为“官田村”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4:28:4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心如镜! 发表于 2014-12-2 09:15
百辗子,因有一百个水辗而得名,牛郎沟,因在牛郎星的正下方而得名

:handshake是啊,好多小地名都有一段故事或隐含一个寓意。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4:29: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风lg 发表于 2014-12-2 09:52
不错

:handshake谢谢阅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4:31:5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松风水月 发表于 2014-12-2 10:16
有谁知道贯山镇“懒板凳”的来历?

去访问贯山镇的老人吧,那里的老者可能知道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10#
发表于 2014-12-2 21:06: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石板坡的量剑石、逮皇庙、香水坝(起初为臭水坝)、白羊洞、仙女洞、藏王寨等都有传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