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没有想到《童年记忆之70年代的永平场镇》会在读者和永平人中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乡音乡情令人难忘,不少“老永平”对文章提出了修改和完善建议,现将修改版发表于此,请你欣赏。谢谢大家的关注!
童年记忆之7 0 年代的永平场镇 前言 永平场镇座落在龙门山脉边缘的藏王寨山南麓、江油著名的风景区窦圌山之东,周围均为良田平畴,潼江支脉永平河穿场而过。据《江油县志》记载:永平建镇历史悠久,北宋时即为彰明七镇之一。清朝乾隆年间因蚕茧市场兴盛更名为茧市坝;道光年间因场镇的龙泉寺香火旺盛而更名为龙泉场。民国3年设龙泉镇;民国29年当地土匪肆掠,灭匪后为企求永远太平而更名永平。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永胜公社,1992年更名为永胜镇。 历史上尽管几易其名,但当地老百姓却对“永平”情有独终。尽管时至今日官方的地名仍为永胜,但无论当地的官员还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对外一律宣称自己是“永平的”。 民国时期的永平,因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乡脚宽广,又位居马角、重华一带前往江油县城武都的最后一站,得天独厚,农业繁荣,商业兴旺,是粮食、药材的集散地,街上酒肆众多、店铺林立。解放后,政府取缔私人商户,全镇只有为数不多的十来户集体商店和3户极特殊的个体商户,其余均全部关门。但7天一逢场的赶集日狭窄的街道上仍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一 童年记忆中的永平场镇是那么的亲切和温暖,因为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又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因为当我懂事时其实已生活在离她12里远的乡下。无论怎样,不仅现存的修葺一新的文峰楼,就是那些已不复存在的木楼、街道、廊桥、铺板门和三合土铺就的街道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都是令人向往的天堂。 70年代的永平场由柴市街、新街、桥楼子、文峰楼街(上下)和背街组成,每条街长约百米,总面积仅为现在的三分之一。 二 柴市街。从河口村到永平赶场,入场的街道即为柴市街,因其主要是卖柴、竹子、木头和竹器、木器而得名,街道只有半边,从入场口依次是农机站、裁缝店、榨油厂、粮站,因为不允许私人做生意,其余的虽为铺面,却都是门面紧闭,只有居家。街面临河的一边有几垄竹子,逢场时担挑子的剃头匠一般都在这里摆摊设点;河坝很宽,是卖竹子、木材的好场所。 三 新街。新街是公社所在地,进公社大门左边是一排平房,右边是一个小礼堂,正面是十多级台阶,台阶上面也是一排平房,房前并排有4棵上百年的桂花树,古老的树干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绿绿的青苔,硕大的树冠犹如巨大的华盖,金黄的桂花盛开时,整个场镇都浸透在花香中。与公社相邻的是邮电所和医院,医院的地板用木板拼成,走在上面冬冬作响,1975年医院改建为砖混楼房,成为永平解放后第一幢新建楼房,新建的大门两边是两幅油漆画,一幅是身背药箱的赤脚医生,一幅是手持铁锤开山的农民,很是气派;平时对水泥地面鲜有接触的人们喜欢用鞋底摩擦着地面走,楼内一片沙沙声。紧邻医院的是饭馆,那时到饭馆吃饭要先买牌子,凭牌子排队领取饭和菜,因全街只有两个饭馆,因此赶场时吃饭的拥挤不堪。由于饭馆里几种形状的牌子经常互换,我的同学中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先花5分钱买一个冬瓜汤牌子,等到机会可以吃到一碗价值3角5分、热气腾腾、漂浮着大颗油珠的瘦肉园子。 公社对面的二层木楼是全街唯一的茶旅店,上楼的方形木栏杆是油绿色。记得一次赶场天快黑时,姐姐在店里正与一熟人聊天,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心想要是能在这里住一晚就好了;不曾想一会儿雨就停了,盼望中的旅店也没住成。 四 桥楼子(廊桥)。桥楼子建在现在的一桥上,两端的入口处建有飞檐斗拱,桥面用巨大的树木作梁,木板铺面;桥面上有坐凳,两边是木质栏杆;上面盖有人字形屋顶,形成廊桥。夏天的廊桥凉风习习,桥下的永平河水清澈见底,一群群游鱼穿梭其间,龙口潭碧波涌动,深不可测;传说龙口潭是《西游记》中龙王的住处,潭中有一龙洞,进入龙洞的石门,可以直通龙泉寺下的水井。河上的桥楼成为乘凉的、游泳的大人小孩难舍的乐园,有些胆大的还可以从桥上表演高台跳水。不知什么原因,桥楼子于1977年拆除,改建为石拱桥;1978年8月因向家沟水库垮塌被洪水冲毁,当年修复后主要样式保留至今。过了桥楼子往文峰楼方向有20米左右的街道,一边是文具店、鞋袜店,一边是馒头店。新街、桥楼和这一段街道也是蔬菜、水果的主要销售区。 五 文峰楼街。文峰楼是永平场镇的标志性建筑,为全木构造,由16根大立柱支撑,楼高5层,每层为飞檐翘角,据说民国时期每角吊有铜铃一只,微风一吹,叮咚作响。70年代的文峰楼有些破败,已失去了观光的功能,四周安装了高音喇叭用于政治宣传。 文峰楼下为十字路口,路口有饭馆、土杂店和一个最令小孩子难忘的私人经营的瓜子摊。依季节不同,摊子上会摆上葵花、花生、板栗、西瓜、凉水等诱人的食品,瓜子2分钱、凉水1分钱也卖;当然如果你有5分钱揽一堆花生,那会引来包括大人在内的不少人的羡慕的目光。 文峰楼往北有理发店、江西馆(大礼堂)。江西馆是清朝时期江西人建的会馆,正门高大雄伟,门柱上有石刻雕花,门顶很有点澳门大三巴牌坊的味道,因时代久远,上面还长有一丛小树;宽敞的礼堂内是一排排石条做成的凳子,能容纳上千人开会或者看戏;舞台很宽大,70年代某剧团在这里上演的《枫树湾》《海岛女民兵》至今还有印象。理发店也很气派,有两排木椅,木椅有机关可靠可躺,每座木椅前有一面大镜子,那时没有染发、烫发,男性的样式只有大平头、小平头和光头等几种,女性的样式只有运动式(短发)和长发两种。 江西馆的对面就是我的家,民国时期是远近驰名的“永寿源”大药堂。别看只有一个铺面,但雕花的石门柱,加上铺面上的二层木楼,还是显得超凡脱俗;进深也很长,有6间房,巷子直通河边,夏天河风吹拂,非常凉快。 整个文峰楼上街长约120米,除了集体商店外均为住户。这条街主要是卖粮食、饲料、鸡鸭、蛋、瘟猪儿肉和布票、粮票的地方。 文峰楼往南也叫下街,有信用社、供销社、缝纫社、私人缝纫点、铁匠铺、学校等单位。供销社有布匹、面盆、水瓶、图书等主要日用百货,虽然连电池、肥皂、蜡笔这样的商品都非常难得见到,但在小孩眼里已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了。进入缝纫社就是量裁衣服的案台,里面几间屋摆放着十余台缝纫机,哒哒的机声不绝于耳。最有意思的就是铁匠铺,拴着皮围腰的师傅和小炉匠永远是一张花猫儿脸,当艳红的铁器从红彤彤的炉子里夹出来后,师徒你一锤我一锤,叮叮当当,钢花四溅,不一会儿一把锋利的砍刀就成型了,在门前的石缸里一淬火,成了! 下街的转弯处有一口用木轱辘取水的深井,水质清冽、甘甜,是酿酒的优质水源。 1935年,红军从巴中撤退,沿途在岩石、墙壁、甚至坟地墓碑上留下大量时刻标语,文峰楼下街的许多石门、石柱上就有“打到邓锡侯、活捉田颂尧”之类的石刻标语,其中一根石柱现存中坝西山公园红军纪念馆。 街的尽头是学校,由一大一小两个四合院组成。大的四合院内有一颗硕大的香樟树,整个院子全是教室和一个教师办公室。小的四合院是教师的住处和食堂,出了这个院就是布满碎石的紧靠河边的操场,这里也是全乡召开群众大会和场镇晚上放电影的地方;从河中的石磴上可以到对岸的新街。 六 背街和水巷子。背街是文峰楼上街后面的一条街,只有十多户人家,因位置很偏,即使赶场也很少有人。 水巷子多为方便下河挑水、淘菜、洗衣而建,因巷道狭窄潮湿而得名。永平场有3条水巷子,文峰楼上街拐弯处通往河边一条,文峰楼下街通往河边一条,文峰楼下通往现今龙泉寺一条。文峰楼下这条水巷子尽头是食品站,那里是老百姓平时买肉和杀年猪的的地方,那时买肉需要肉票,尽管老百姓持有的肉票很少,但全镇只此一家,因此要想吃肉还得有一身好气力,过节时小孩等着盼着去割肉的大人,可等回来的也许是肉已卖完的“噩耗”。 走过食品站就是牲畜市场,我家的小猪都是在这里买的。我的舅舅特别会买仔猪,他选中的小猪毛色光亮,皮肤油润,体形优美,肯吃肯睡肯长。杀年猪时往院子里一放,其他家的相形见绌,不仅样子没有我家的好看,个头也要小一号。 后记 1978年8月28日,因向家沟水库堤坝坍塌,永平遭遇洪水袭击,水位高至粮站屋顶,柴市街、新街遭受重创。从那以后,原来的建筑被逐渐拆除,街道不断延伸和增加,重建的龙泉寺又再续香火,如今的场镇面积已是70年代的3倍,永平又恢复了民国时期的繁华。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后的永平老建筑基本不复存在。再过两年,也许连原来最普通的铺板们房屋也难觅踪影。灾后重建老家的位置规划为滨河步行街,但因拆迁原因重建还未进行。前段时间和家人一起回永平去看“老家”,邻居热情地在废墟中摘下一个黄黄的南瓜给了我,说是我家的地上长的,现在还没舍得吃它呢。 回永平的时间虽不多,但每次回去总喜欢到街上去走走,去看看。是去欣赏新建街道的宽敞大气,还是追寻最后一点童年的印迹,抑或是都有吧! 2013年11月5日
补充内容 (2016-5-18 11:55):
70年代的永平是几代永平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如果民国时期的江西馆、福建馆、观音庙、火神庙、禹王宫不在解放后被占用、拆除,如果保存至70年代的桥楼不是因为有干部想拆下大根的木料做家具,如果沿河两岸的地皮不是80年代卖给居民建房,如果江西馆古典牌坊式的大门不遭遇2008年的地震,如果那些铺板门、三合土形成的古街道得以保留,稍加打造,呈现给后代的将是一个文明川外、乃至全国的古镇!可惜,这一切都被前面的如果荡涤得痕迹了无,那些不可复制的故土景象就算是在梦里也绝难再现!--呜呼!再发几张她残留有一点痕迹的近照,全作最后的纪念!!
补充内容 (2016-5-18 11:56):
照片见后面跟帖!
补充内容 (2016-5-18 11:57):
文明川外应为闻名川外,特此更正!
补充内容 (2016-5-18 12:23):
全作应为权作
|
荧光小子 赞一个
发表于 2014-2-28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