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洗脚村神奇的“洗脚盆” 在牛郎沟峡谷出口处,洗脚村有一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观(古冰蚀地貌)。溪边有一座较高青色岩石上有近乎人形的屁股坐印,非常有趣的是还有一对睾丸印。河中有近乎一脚盆的石头水坑,盆中还有一对脚板印。这脚盆中四季清泉满盈。相传:二郎神杨戬奉命缉拿私自下凡的七仙女,一路奔波,风尘仆仆,来到牛郎沟见河水清清,随即脱衣洗了个清爽澡后,便怡然自得地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晒太阳,并懒洋洋地洗脚,故留下了这深深的痕迹。因此这个山村取名为“洗脚村”。据说男人体力不好或阳痿者,坐在此印上甚为灵验,会功力大增,仿效此事者竟有之。但常人的屁股那有二郎神的大,只能坐在睾丸印上,故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来此参观者不少,江油电视台也曾到此采风。 6、石台村的“石牛山” 石台村有座石牛山,石牛山上有一尊大石牛,这石牛的由来有动人的传说。据《绵阳历史》记载:相传秦惠文王想灭亡蜀国,但又不清楚攻蜀的道路,于是巧使一计,令人雕刻了五头石牛,在石牛的尾巴后放一些黄金,扬言石牛可以便金。贪财的蜀王信以为真,派使者去要石牛。秦惠文王要蜀王修筑道路,把石牛运走。蜀王果然修路并运走石牛,这些石牛当然不会拉出黄金,蜀王大怒,派人把石牛运回去,结果石牛散落于江剑、广元一带。秦王派司马错、张仪沿石牛道灭掉蜀国。石台村因此而得“石牛”。 此外,还有云丰村的“风动石”、关炉村的“香炉石”(又叫蘑菇石)、石门村的“石门槛”岩石;牛郎村的“牛郎织女”相望的石像等自然景观,都是形神兼备的,都有一段优美的传说和迷人的景象。 二、自 然 与 人 文 的 景 观 1、巍峨的“渡师观” 云集乡中心有最高峰,叫“渡师观”,它傲立于群山万壑之上,一面是长满苍松翠柏的陡坡,三面是高百余米的绝壁,有“望乡台”、“一线天”等自然景观。是望日出、观夕阳、看云海的最佳之地,也称“小泰山”。山顶有一古庙,也是听晨钟暮鼓和讼经的场所,这庙叫“渡师观”。相传这里以前没有庙,只有一位贫苦窑工,老人以烧窑卖坛罐为生。因这里是古出川要道,每逢开科取士都有学子们路经此地。由于这里地广人稀,故多有贫苦学子们借宿于此,老人均免费招待,对贫寒者倾囊相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身一人的老人终于病逝于此,那些金榜题名者联合将老人安葬于此,并修建一座宏伟的庙宇,为感谢老人恩德,取名“渡师观”。可惜这古观早已毁坏,只留下做工精美的残缺石狮、石拄等。现这里又新建一观,香火挺旺。这里地势高,又有草坪和茂林,风光迷人,多为观光和休闲场所。山脚下正在建设为观光的花果山。 三、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民风淳朴) 1、“大观圆”之缩影——清代民宅“花房子” 石台村二组有一清朝同治甲戌年(1874年)所建的谭氏大宅四合院,当地人称为“花房子”。雕梁画栋,布局严谨,建筑精美。一进门首先看见正堂屋,堂屋前有两根宽为0.5米、高为5米的方柱。石柱正面雕刻有一幅很有书法功底行草所书的一幅对联:“颇大工夫不外爱亲敬长,做真事业惟在读书耕田”。 内雕刻有字迹工整、功底十足楷书所书的对联:“创业维艰虽一粟一丝无忘先泽,守成非易遵六行六艺庆家声”。正堂墙上有一个巨匾,用苍劲有力的行书所书“怡养春和”。匾下是两扇开的木制堂门,用浅黑漆所漆,门上各有一幅浅浮雕并彩绘的门神。 大门左右两侧为两扇可开的小门,每扇门都镂空雕刻并彩绘的“八仙过海”人物雕像。窗花下都会有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姿势各异、栩栩如生。堂前的石阶两旁,都有打造精美的石鼓、石狮。堂屋内两侧墙壁上原来都有该户老祖先的遗像、书画什么的,现已荡然无存。正堂墙壁上保留有一幅长为2米、高为1.5米的楠木匾,匾上刻有行书所书的贺词。匾左边从上而下所刻:谭耆老新建华居暨令郎花烛之喜;中间横刻:“润屋宜家”四个大字;右边落款:众亲友拜贺同治甲戌孟冬即日。堂屋两侧各有两间木楼结构的厢房,门窗都有雕刻和彩绘,窗花下都雕刻有人物、花、鸟虫、鱼。各厢房内外墙壁为石灰粉刷,并有一层木制地板,木楼上也如此。该院右堂(西厢房)为两侧开的门,同样都有雕刻和彩绘的人、神图案。右正堂壁中是两位髯须老者怡然自得下棋彩绘图,并有仙鹤飞舞。该图两侧为一幅对联,由于年代久远已斑驳不清。对联外侧有一幅用行书所书的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的修身养性家训。最外侧各有一幅彩绘壁画,左图已图案不清;右图为色彩鲜艳保存较好的钟馗治鬼图。该院前屋及左厢房(东厢)因种种原因被后人所败。该户还有三口用整块石头雕凿而成的大石缸,每口长约一丈高三尺,并雕刻有花纹图案,最晚的一口也是光绪元年的。该院的房屋原系帮工出生的谭氏老前辈所建。该户的雕梁画栋及古色古香的家具早已引起文物贩子的垂青,多次开高价要买走门窗等。现当地政府已向市文管所反映,并要求纳入保护,来此参观者也逐渐增多。2004年6月22日经江油市文管所同当地乡政府实地考察后,6月23日市文管所以江文保函[2004]15号函发文保护。 2、优美动听的山歌,古色古香的“板凳戏” 优美的山区环境,孕育出一代代山歌高手,悠扬的歌声回荡山涧溪边,与牧耕田野相映成辉,有“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之感。山歌是当地村民代代相传、倾诉爱情、歌送劳动及丰收的表达工具。 “板凳戏”是当地的戏曲高手从清朝相传下来的歌舞形式。字制的鼓乐笙笛,吹拉弹唱个个都是能手。如遇喜庆及大事期间,还有狮子、龙灯相伴,蔚为壮观。山歌、板凳戏均受绵阳、江油等地新闻机构的采风和宣传,并参加绵阳、江油两市演出且获奖。 四、物产丰富的“天然氧吧” 云集乡森林覆盖率80%,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树木如绿色锦缎,800余口塘堰、水库星罗棋布,如珍珠宝石般镶嵌在云集的山山水水。牛郎河呈“工”字形的玉带,更让这块土地赋予灵秀和神奇。极含负离子的清新湿润的空气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境内有千年的古木奇树,如黄莲、银杏、香樟、金弹子等巨树。并有珍贵的杪椤、红豆杉等名贵树木相间其中,奇花异木数不尽数,尤其是春季简直是山花烂漫的百花园;秋季则野果飘香,硕果累累。 野生动物除有一二百只猕猴外,还有熊、黄麂、獐子、野猪、猞猁等时时出没,画眉、锦鸡、野兔子随处可见。如此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和资源,也为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地所产的木耳、黄花、腊肉、土鸡、土鸡蛋、羊、牛肉更是远销大城市,尤其是当地人如同变魔术一般将“黄荆叶”变成翠绿爽口的凉粉,也让外地旅客大饱眼福口福,电视台专门为此采风。 2003年12月完稿 2004年10月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