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新建的网红桥走了走,人很多。车也很多。十几年前提出再此建人行步桥,本来的初衷是解决两岸出行问题。当时城市的商圈是鱼市口,纪念碑,休闲中心也只有太白公园,大型集会都在中坝剧场,矿机和302 生活区的很多人出行只能经一桥绕行进城,确实不太方便。
所以提出来拆除金轮市场,修建人行步桥直达的方案。而金外滩规划也是因此而修建的,中间留出来了下桥的大道---金轮干道。 如今时过境迁,城市商圈已经不止一个。大小公园也遍地都是。更主要的就是矿机,302也不在如以前依靠过桥来购买商品。一桥江东一带成为了主要人口集散地。 现在如果说涪江河东岸的江东片区的人进城去纪念碑,太白公园等处,骑自行车或电动车走一桥反而更方便。因为步行桥看似很近,能避开一桥拥堵。其实,更绕路,出行也更不方便。因为步行桥两头都是断头路。东岸南湾小区更是连道路都没预留。 举个例:如果河东岸的人想去纪念碑。骑电瓶车,摩托车,三轮车,从江东过步行桥,想要下桥就必须绕到原好吃街,走五路口出来。这比从一桥直接过近不了多少,有可能更远,另一个下河堤的地方是聋哑学校,走原八大局出来。也是绕道。 所以现在看这个步行桥,除了给涪江河多个点缀。方便一下金外滩和南湾,麗涪宫附近没事走走的人群,(金外滩自行车你得扛着上下河堤,电瓶车,摩托车,三轮车只能绕道)。现在看这桥真没啥大用。 作为缓解一桥二桥交通压力一说,纯粹是臆想。要想完善,还必须对金外滩上下河堤规划改造。至少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过河能直接下到金轮干道。否则这桥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
刀锋之龙潭 有道理
发表于 2023-7-3 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