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因为发现身边有一部分孩子,是容易受到那极少数的思想品德不好、行为习惯相当差的孩子的影响的,渐渐地也会慢慢养成一些坏习惯,甚至学坏。
为什么不去教育那极少数的孩子,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呢?从历史各种事件和身边情况来看,教育肯定还是在教育的,但是因为那极少数的孩子的成长环境等各种因素,很多非常坏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也不是靠普通说服教育能够改变的,除非改变他(她)的环境,重新有一个正能量、三观正确的成年人和他(她)朝夕相处,用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逐步去影响他(她)很多年,才有可能真正地去从内而外地去改变他(她)、感化他(她)。
但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容易做到的。况且不仅你要接受他(她),而且他(她)如果不换一个城市、不改掉那些非常坏的坏习惯,社会对他(她)的接纳程度是很低的,然后又会孤立他(她),造成只有那些行为习惯比他(她)更差的“某一类人(这类人容易对社会造成伤害)”才会接纳他(她),从而导致他(她)又会重新学到更多的坏习惯,甚至是违法犯罪。这在各种少儿教育的影视片中已经很常见了,就不展开讲了。
孩子们通常会有些行为,就是从众。在他们还在成长的过程中,这是正常的,因为道德观还没有内化于心,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还没有很坚定的信念,容易摇摆。 道德品质修养也不是非黑即白,分很多层次。举什么例子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熟悉呢?
比如:随地吐痰 对自身道德素质修养要求非常高的人呢,他(她)会这样做,拿一张纸(比塑料袋环保),吐在里面,然后在遇见垃圾桶的时候,扔在里面。 要求比较高的人呢,他(她)会找一个排水口、或者一颗有泥土的树,吐在那里面,不会随地乱吐。 不太有素质的人呢,他(她)就会随地乱吐,吐在大路上,也不管是否会给人们造成不良的心理感受。 素质非常差的人呢,他(她)就会不注意是否会吐到别人身上,随口往空中一吐,管它是否会飘到别人身上。 素质特别特别差的,直接故意吐人家身上或脸上,当然,这一般人不会做,除非是神经病或者之前两个人就有冲突,也即将违法或者涉及违法了。
所以我们中小学生应该学谁呢?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如果只方便自己,做一般道德的人,有没有影响呢?其实是有影响的,只是目前我们眼界还不够高,看得还不够远罢了,后面会阐述有什么影响。
又比如:疫苗注射点排队?长途汽车或者火车站排队?公交站排队?食堂就餐排队? 如果暂时还没有到排队的区域,也没有形成一个队伍,你可以自行跑动过去,那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为了抢到前面的位置,而让自己受伤。在这个跑步过程中,如果你为了抢占有利位置,推搡了别人,那就是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了! 如果事先 已经形成一个队伍了,管理人员也提醒过大家,要按已经组织好的队伍,大家依序跟着队伍往前走。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率先跑出队伍,跑到前面去,那就是道德素质修养极差的人。 这个时候,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由自发性的好恶和利益驱使导致另一部分信念不坚定的人跟随,从而开始有一批人开始跟随跑出队伍,造成一部分道德素质修养特别高的人,在这一事件上面,在此一时间点,肯定吃亏的现象。但是信念坚定的人,他(她)不会在乎在这件小事上面吃亏的。 中小学生呢,有一部分同学在这上面肯定是想不了那么细的,他们觉得好像没差别,也不知道从这些细节上面约束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那么中小学生要怎么分辨哪种属于有道德,哪种属于没有道德呢?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吧,也许不太严谨,但对中小学生来说可能容易理解一点。 那就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要想一想:有没有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有没有影响他人?不能想着光对自己有利就可以了,那样就太自私了,也不可能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我们常说: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那怎么样判断是否违法呢,同理:如果对别人的心理或者生理造成了伤害,有时候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知道还是不知道,都涉嫌违法!所以要注意:就是不要去做故意伤害别人的事! 那怎么样避免无意中也伤害到别人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通过学习,提高自我认知的问题! 学习的成绩好坏,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大吗?
学习成绩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肯定是有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个人角度来讲,可以增加对以后从事职业的选择权。可以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比如:你的学识达到一定水平,肯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自主选择权就越强。有些父母太溺爱孩子了,从自己的角度,让孩子选择某种收入比较高、又比较轻松的职业,而不管不顾孩子的兴趣,其实是不对的。虽然孩子有可能走了弯路,有可能会比较累、不轻松,但是他(她)不一定有幸福感。父母可以把这些考虑的因素讲给孩子听,让他(她)对未来所要遇见的挫折和困难有所准备,让他(她)自己去选择比较好!
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语文、政治和历史(我这里说的学好,至少是初三毕业每科100分,你能考60分以上,当然成绩越好,意味着你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强)有助于你看懂各种说明书、看懂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讲什么,看懂文章在辩论什么。分清什么是对错,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越早学好,越容易少走弯路,而不是靠自己一辈子去总结。
学好数理化有什么用呢?就比如孩子们最喜欢的玩游戏吧,有些孩子,那就是傻玩,就单纯点点点,自己去出苦力完成一些简单操作。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他(她)有可能会发现,有些简单机械的操作,完全可以用按键精灵,自己编程,然后让它准时、准点,自动完成,根本不需要我自己出力点,更不需要费时间守着。但是这个按键精灵的编程,就需要数理化各科基础知识有点扎实的同学才能自己完成了,基础知识太薄弱的同学,根本就没办法学懂。
比如:家里有电器坏了,一个初中毕业的学生,他(她)经过师傅教几天或一两个月,可能简单的故障和维修,也就会了。但是其中的原理,他(她)就必须要去补习一下,各种电子理论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弄得懂。要会设计出合理的电路,那就必须进大学,学模拟、数字电路等各种知识了。同理,要随心所欲地操控、把玩一些电子设备,没有各种基础知识支撑,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是否学习知识,对这些是有影响的。你不要指望一个各科成绩都只有20、30分的学生,能有能力自主学习。不通过花时间慢慢补足一个个短板,是不可能有能力自主学习的。 学好语文、政治、历史,对培养一个人道德素质修养,有比较大的作用。他(她)看得懂各种文章、新闻分析了,建立起正确的三观了,自然容易培养出比较高的道德素质。 现在有些孩子,小小年纪,看小说,不看那些积极、健康向上、符合他(她)年龄的名著,而去看一些利用吸引眼球的文字、没有经过时代检验的粗制滥造的网络言情小说,是很危险的,容易误入歧途。
下面说说孩子们的疑问,一个道德素质修养比较低,处处不遵守纪律的,偷奸耍滑、占小便宜的人,他(她)貌似平常占了很多便宜,得了很多好处呢。遵守纪律的人,似乎一直都在吃亏。你们看到的没错,的确,他们随时都在占便宜,随时都得到好处,所以才会让他们沾沾自喜、乐此不疲,一直游走在道德的最底限,一直不断地偷奸耍滑、好吃懒做。 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人的一生是很长的,在人生旅程过程中,我们大部分人,想和这样偷奸耍滑、好吃懒做、占小便宜的人交朋友吗?肯定不想。那他(她)就会渐渐地失去朋友,就算他(她)讲哥们义气,对他(她)的一两个朋友不会偷奸耍滑、不会占他们小便宜,那他(她)也只会有那么一两个朋友,不会有更多的朋友。 万一哪天他(她)恶习不改,不小心得罪了他(她)的那一两个朋友,那他(她)就彻底没有朋友了。他(她)要想有朋友,就只能去一个新地方,改变他(她)的坏习惯去寻找(还是得改变坏习惯)。又或者只能找习惯比他(她)还差的(这里的习惯,一般是指恶习)。
如果你的道德素质修养极高,你放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口碑肯定也是极好的,所以你做很多事,人家肯定都愿意与你合作,也愿意与你交朋友。所以你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从中获得极大的益处。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那有些同学就说了,我不能把我的恶习隐藏吗?平常看不出来,必要时才显现出来。那真的是认知决定高度,你不学习,你永远不懂得习惯的力量有多大,大到让你无法隐藏。除非是那种平常都是普通人,偶尔一时糊涂、一时冲动才做错事的,那么这种不容易看出来。
所以说同学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让恶习成为你的习惯。如果你想获得更高的成就,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网上有句话:不要打架,打赢者坐牢,打输者住院。从客观来说,是这样的。如果平常百姓纠纷,千万不要动手,谁先动手,谁就输。从细节分析:先动手的,有时候不仅要住院,还要坐牢。所以现代社会文明人,一定要讲道理,遇见不讲道理的,叫警察。如果遇见不讲道理,还要先动手打你的,你也要先保护好自己,然后看准机会,正当防卫!文明人,不惹事、也不怕事! 俗语说:有人凭运气赚来的东西,最终会凭实力亏掉。
写得比较仓促,可能说得比较冗长,为了中小学生能懂,举了不少例子,如果有不足之处,可以批评指正,谢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