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圌山之奇:打儿岩(民间传说)
刘术云
江油流传着一首民谣:“打儿岩,打儿岩,想儿就用石打岩,多做善事有好报,送子娘娘送子来。” “说到打儿岩,”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打儿岩”在窦圌山云岩寺后,碧云洞下。穿过“别有天”人字石缝,迤逦西上,便见岩上有一石,形若孩童。相传在很久以前,窦圌山下的涪江边居住着一户人家,只有夫妻俩,男的人们叫他“张老实”,靠撑船打鱼维持生计。夫妻俩心地善良,不管刮风下雨,洪水险浪,却坚持迎送过江行人,乘船的人如果有钱就给,给多少自便,没钱的也就罢了。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说他是个大好人。 光阴似箭,张老实夫妻俩风里来,雨里去,已年过半百,膝下仍无儿无女,不禁焦急起来。他夫妻俩吃不香,睡不好,害怕断了张家香火,愁得眉毛挽纂纂。 一天上午,涪江边来了位白胡子、白眉毛的老道。这老道手执拂尘,要搭船过江,由于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雨,涪江水势突涨,浪高丈余,谁还敢撑渡?老道急着渡江,但面对平河两岸咆啸的江水,愁眉不展,要船家渡他,愿给重酬。 张老实说:“道长,酬谢是小,您老的性命要紧!” 道长连连摇手:“不要紧,不要紧!”无奈渡船搁浅,隔岸还有几十步,老道要张老实背他上船。张老实说声:“行。”背上老道就往船边走。刚走了一半,突听老道说:“哎呀,我把拂尘忘在岸上了,麻烦你背我转去拿。”
张老实又把老道背到岸边,拾起拂尘,又去了一半,老道又说:“哎呀,我的鞋掉在岸边了。”张老实二话没说,又把他背上岸,把鞋穿上,然后背上了船,上船后,张老实抓紧籇竿小心翼翼地向对面撑去。说也奇怪,船在风高浪急的江中行驶,比平时还稳还快。过了江,老道连个谢也没说,不知是忘了给钱,还是故意的,他踏上岸就大步去了,头也不回。张老实也没问他,只淡淡一笑,又将船撑回对岸。 下午,那老道又来乘船,老远就喊,张老实只得把船又撑过去,道长问张老实“船家,看你愁眉苦脸,是我没给钱吗?”张老实连忙摇手。“那是因为没儿女吧?”张老实一听,心中诧意:“你咋个晓得我没儿女?”道长莫非会算命?那就请道长给我算算,看我这辈子会不会有儿子?”老道不紧不慢地说:“命里有时终究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圌山云岩寺后有个岩缝,你们夫妻可上山,在送子娘娘面前许愿,然后到岩边抢石子朝岩缝里打,如果石头打进了岩缝,就会有儿子的。”老道见张老实半信半疑,就又说:“信则有之,不信则无,心诚则灵,施主自当谨记。”说完,转眼就不见了。
张老实这才明白自己遇见神仙了,忙跪在船上向天祷告,感谢神仙点化。第二天一早,两口子托人摆渡,买起香腊钱纸,爬上圌山云岩寺烧香许愿,然后急忙赶到打儿洞捡起个小石头就打,不料竟然一下就打个正着,回家不久妻子就有了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果然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老来得子,张老实两口子喜欢蹦了,儿子刚满月便上山还愿,逢人便讲,遇人便说。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百里的人都晓得窦圌山有个打儿岩,没儿没女的人就上圌山去打儿,石子打进石缝就有儿子了。因此“打儿岩”小石成堆。有人还写了首诗: 碧云洞下打儿岩,灿灿黄金白玉台。
一箭射来熊入梦,双珠弹去燕投怀。
青年学士轻抛凤,红粉佳人笑掷钗。
或实或虚凭造化,预前不用巧安排。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