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781
查看

5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贴着我的灵魂盘旋不尽的人——5.12纪念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12:14: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那些贴着我的灵魂盘旋不尽的人
直无法忘记,今生也恐难忘记,
那一双双述说灾难、无助又忧郁的眼神。

在地震之后的日日夜夜里,
他们始终铭刻于我的脑海,

贴着我的灵魂盘旋不尽。
2008年5月16号,我在李白干道拦车飞奔去了平武南坝,就听说那里是重灾区,也不知道我去了能做什么,就是焦急的心理认为不该坐在地震棚里躲那些摇摇晃晃,一刻也不能,想去看看大地震之后那么多生命的模样。
到达南坝镇已是黄昏七点,只见大桥垮塌,南坝镇被涪江河隔断已成孤岛。在江边,有一处简易码头,那些肩挑背抗,那些迷彩和橙黄,那些急急忙忙要过河的人们都排着长长的队列等待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壮年男人就要撑船靠岸。
我拥挤在长长的队伍中,心想,一次只能输送二十人的渡船不知啥时才轮到我上船,遥望对岸的残峘断壁,我已迫不及待地想上船,想走进废墟,走进那已无法归返的前尘。
撑船男人使劲拉着渡船上的牵引绳,那船便在劲风和急流中奔力靠岸。往返几趟之后,我站立在队伍的前面,看清了撑船男人刚毅的脸。皱纹如刀刻,褐色的肌肤仿佛是地震特赐予的颜色。这几天,这样的肤色我能天天见,
总感到每张这样的脸都是力量和不屈。
街道不长,也不宽。我去了南坝小学,教学楼垮得十分彻底。那些戴红色消防帽的消防官兵来自邯郸、辽宁、云南、邢台,还有重庆。几千平米的废墟上有无数个救援小组在搜寻,在挖掘。现场十分宁静,但钢纤发出的敲击声,硬是让这宁静平添了几分恐惧。
她是幸运的。我见到她的时候她正从消防官兵手上接过毕业纪念册,那一瞬间,他们交接的动作就象一座雕象,凝固在南坝小学断壁残垣上。
“我的运气很好,就躲过了这场灾难,刚好10、11、12号我请了三天婚假,今天是专门来废墟寻找我办公桌抽屉里保存的我师校的毕业纪念册……
她真的很幸运,是上帝的眷顾,让她活了下来,她说,他的同事死了七个,学生死去好几百……我翻开了她那已脏兮兮的纪念册,上面有一句话:“亲爱的同学,好好生活,珍爱自己。”三年前的同学留言,多么适合她现在的心情。
在南坝小学的对面,有两个女子蹲在地上,低着头对着一片庞大的废墟轻轻呼唤“妈妈,妈妈……”她们的表情充满希望,又怀着焦急和无奈,但绝对无法停止与死神徒手搏击,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母亲。我问,还有声音吗?昨天早上还有,这下面有我妈妈,还有两个大姐姐,和她们的两个小孩子,一个四个月大,一个四岁大。那为什么不叫消防官兵呢?昨天叫了, 来人了,用钢钎无法撬动巨大的水泥板和残墙,他们走了。
南坝怎么施救?所有的大型机械设备进不来,救援队只能每天抗钢钎去撬,能撬动吗?大块大块的水泥板重得连想想搬动它们的勇气都没有。那些残延的生命等不得,熬不起时间,咽气在废墟下。
“我们没停止过呼唤,可今天再没有了声音,已经四天四夜了……
我望着两姐妹的眼睛,那绝对是两双有生以来再无二次的空前无助的眼神,默默地站在废墟旁,看着这些被地震恐怖地扭曲和肢解的建筑物,成堆如山的瓦砾和坚硬的水泥板,就象吞噬了我的生命,灵魂伫立,望着灰天,停止了心脉的跳动,我的手里死死地拽着相机,长时间地停留在这片废墟旁。
“你是志愿者?”问我的是一个高个的年轻人,他戴着口罩,我见他的眼睛在镜片下闪烁,有一种誓不罢休的神情,他说:“我是湖北荆州人,13号晚赶到这里,死了许多学生。我在这里呆了三、四天,天天见挖出来的小孩子,到后来没法认领,只有堆在那边山上。”
他问我从哪来,我说江油。他又说不出来尽点力我们恐怕都要后悔一辈子 。我恍然大悟,我的潜意识里大概也有基于此因而来灾区一线的吧。
这时邢台消防挖出一具尸体,他们把那男孩抬出废墟时,孩子的母亲披头散发地站在那里,嘴里喃喃:“别人的都死了,我的只有死。”她语气平缓,但却震惊了在场的人。不可埋怨,没法后悔,心如寒冰。我已记不清那孩子的面容,可我记得这位母亲,那张比任何时候都坚强的脸让我今生不忘。
我离开江油之前,就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记得说过最多的话是:“我们去挖人吧!”心中充满了力量,充满了希望。我要行动——一直在鼓舞我向灾区一线走去。可是来了,我也救不了人,事实上,我周围的普通群众他们也没有救出人,我只是听到消防官兵、武警战士、解放军战士救出过人。我也无法安慰那些死去孩子的妈妈,因为我也特别地难过,只能在泪水中搀扶那些受伤的人在空地上坐下来歇歇。我也知道,从大块的水泥板下拉出活人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那么非专业人员的“勇敢”只能添乱,虽然如此,但帮不上忙的痛苦,仍然让我产生极大的挫败感。
5月19号凌晨2点,南坝镇大河滩边,一块平地上。
十几个空降兵抬着四五个担架气喘呼呼地从25公里开外的水观乡回来。漆黑的夜,河风亲吻着疲累的人们,掩映在树林中的小路上担架队朦胧而歪歪扭扭的身影渐渐近了,战士们又黑又瘦的脸上淌着稀泥和汗水,我与他们近距离时清醒地闻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汗气,也听到他们粗粗的喘气声。担架上全是被固定在上面的老人和伤者,为了营救他们,天不亮
战士们就背上干粮在泥石流间滑出一条道路,晚上战士们把粮食留下给群众把老人和伤者接出送到镇上临时安置点。接连几天都这样,累倒了无数战士,刘副团长说:“心痛呀,我们的小战士爬上滑坡的山梁救人,拼命救下了人还不等喘口气老乡又说转过那道山梁,那边有一个自然村,战士又去,体力透支严重,继而透支生命,是用生命再营救生命,或者换取生命,小战士爬上半山坡,被泥石流打下、休克,又被战士们抬回营地,第二天又继续上阵。我们的兵啊,没得说!”
生命在灾难面前一样的脆弱,却在爱的世界里顽强不息,这就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在一片稍平一点的尘土飞扬的空地上,解放军唐都医院的医生护士正忙碌穿梭在帐篷医疗所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被抬了进来,她一直呻吟着,喊叫着:我活得过来吗!我难受呀!男军医爬下身体,用手敲敲她的胸部判断坚定地说:胸积水!马上放水,否则胸腔很快发炎,有生命危险!紧接着另一位年轻的军医已经把简单的手术器械放在了担架旁,他在伤者的右腋下涂抹上碘酒,盖上消毒布,在留出的空白出,注射麻药,手术刀轻轻一划,一根如指拇大小的软管瞬间插进体内,血水立即顺管而流。妇女再也没有喊叫,睁大眼睛看着这些忙碌的救死扶伤的战士。
这一切,我看得那么真真切切,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手术。


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专业的救援队不放弃不抛弃的工作态度也看到很多灾区群众同样的工作态度。在涪江边的石滩上有堆积如山的食物,他们自发组织车辆把食品拉到发放点,又一一发放给受灾群众。5月19号午后,有大量从水观乡和石坎乡步行出来的收灾群众,都要在这里领取一份食物。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一对老夫妻让我过目不忘,穿着一件旧兰色衣服的老头儿大概有七十多岁,他戴着一顶帽子,背着装了几袋食物的背篓,那张“地震特赐予的脸”淌着汗水,他的眼睛忧郁得要命,刚才一个志愿者给他点燃支烟,他狠劲地吸着,满脸的茫然和沧桑铭刻在我脑海里,老太太也是一张“地震特赐予的脸”,头发篷乱,并皱着眉头,她手里捧着几袋方便面和矿泉水一直在哭,非常无助地看着大家。我问老头儿,你们去哪?回答:不知道,他们说去江油,我们没有家了,啥东西都没抢出来,房子全塌了,儿子和孙子都不在了……他们成了我当时最不能忘记最揪心的两个人。



其实,灾难已过去,重建我们的家园就要开始,虽然难忘大灾难带来的痛苦和损失,但收藏在大灾中全民族所表现出的空前的凝聚力、文明程度、国民素质以及最值得讴歌的大爱和坚韧不拔才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精神记忆。
是啊,总有些细节让我们过目不忘,总有些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些信念让我们不离不弃,总有些责任让我们负痛也要前行。
拨开地震带来的阴霾的天空,让“多难兴帮”注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做的事!
离开南坝是19号的下午,14:28分,我们的车停在土路边,鸣长笛,我双手合十,祈祷生命安息,祈祷生者坚强,祈祷生活依然美好。
哦,那些贴着我的灵魂盘旋不尽的人!


nEO_IMG_100_1266.jpg (48.48 KB, 下载次数: 41)

nEO_IMG_100_1266.jpg

P1020325.JPG (549.41 KB, 下载次数: 44)

P1020325.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发表于 2011-5-11 12:31:1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时间总是过的太快,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藤椅
发表于 2011-5-11 13:25: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重庆
只能说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板凳
发表于 2011-5-11 13:31: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wuheng 于 2011-5-11 13:32 编辑

时间过得总是太快,三年就这样过去了,四川、江油依然、更加美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报纸
发表于 2011-5-12 14:16: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图文并茂!顶起!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地板
发表于 2011-5-13 16:39: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lantianbaiyun 于 2011-5-13 16:42 编辑

楼主图文并茂的贴,让我的记忆回到3年前的5.12……我5.18日也参加过护送.转移地震伤员到重庆,那场景记忆犹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