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肥肠》剧本研讨,欢迎跟帖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 片头:
(虚拟背景)主持人对镜头:你的故事
(换角度)主持人:他的故事
(再换角度)主持人:我们大家的故事
(中心)主持人:让我讲给你听
出标题:诗城故事 出话外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剧本:江油肥肠(上) 人物: 主持人——
睿智、风趣,言语有演义风格。 马渭龙——
江油肥肠店的老板,50岁左右,精明能干,豁达开朗。 马丽
——
马渭龙的独生女儿,25岁,美丽大方。 古泉
——
太白肥肠店的老板,30岁,相貌英俊,能说会道。 梁友山——
厨师,古泉的舅舅。50岁左右,长相富态。 (录影棚)
主持人:你好,观众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庞琨。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吃”的故事:“江油肥肠”。 在旁人眼中的猪下水:肥肠,经江油人这么一煎、一炒,变得是非常美味,因而江油人的早餐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一碗肥肠、一碗干饭、一碗漂着葱花的醋汤。既开胃,又好吃,还经饿。外地人初到江油,看见这种情形都要惊讶一番;惊讶过后,也忍不住点一碗肥肠吃,结果吃了一碗想二碗,完了抹抹嘴说:“不到江油不算到四川,不吃肥肠不算到江油。”因此,江油的肥肠生意格外的好,漫步江油城区,几乎每条街道都有一家肥肠店。 这些肥肠店大多以店主的姓氏命名:赵肥肠、钱肥肠、孙肥肠、李肥肠、关肥肠、宋肥肠、万肥肠、梁肥肠……只有两家除外:一是老字号的“江油肥肠”,一是刚开张的“太白肥肠”。今天咱们的故事,就和他们有关。 (情景表演) 1、黄昏
内
江油肥肠店 (配乐、镜头在曲里拐弯的小巷里一绕,巷子深处就是一家小店,店招:江油肥肠) “江油肥肠”店的老板马渭龙坐在收银台后算帐,几个服务员正在打扫。 女儿马丽走过来,噘着嘴说:“爸,你咋一点都不着急喃?梁师傅说走就走,你也不问哈,我听说他是去帮他侄儿开肥肠店去了。”
马渭龙笑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都是莫得办法的啊。”
马丽撇嘴、扭身、进里屋去了 马渭龙望着女儿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2、日
太白肥肠店外 (鞭炮、花篮、店招“太白肥肠”) 古泉站在店门口笑着迎接客人。客人不少,都是开张请来品尝的熟人。 某乡邻与古泉握手、拍肩:“你娃可以哦,股市上赚了一把又开始进军餐饮业哈,(模仿电视语:)我们看好你哦!”两人哈哈一笑,古泉谦虚道:“哪里哪里,请各位多指教哈。请进请进!” 3、日
太白肥肠店内 众人埋头品尝,继而抬头、面面相觑,放下筷子,有人离去。 古泉拦住某人:“哥老倌,咋回事喃?” 某人吧唧吧唧嘴,答:“说不出来,反正味道不郎个对,比起“江油肥肠”,那---哈哈哈哈!” 众人纷纷抱拳离开。 (一段搞笑的过场音乐后,人去店空) 古泉坐在餐桌旁,面前放一碗肥肠,他吃一片,眯着眼韵哈味道,再吃一片,再韵哈味道,摇摇头,放下筷子,朝里间喊道:“舅舅,舅舅,你出来哈!” 梁友山从里面走出,边走边在围裙上搽手,左右一看:“都走了啊?” 古泉:“舅,他们都觉得味道不正宗呢。” 梁友山道:“不会吧,我做肥肠都是按照以前的程序呀,佐料一样都没少。” 古泉奇道:“咦,怪事,你在江油肥肠干了20多年都是整对了的,未必到我太白肥肠来就不对头了啊?” 古泉来来回回走了几步:“舅,肯定有哪哈出了问题,不行,我要去卧盘底!”
|
有诗为证 我的意见是本剧应该全部使用江油土话对话。同时,那把勺子有点牵强。另外,情节可否再曲折些。恋爱的发生和进行在多些笔墨。请网友们出出主意哈!
发表于 2011-4-26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