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骑行》 ——写在自由骑行群六周年之际
一群人,自由骑行 离开钢筋水泥的装模作样 然后像一个采风的诗人满载归航 种植快乐,收获梦想 带上自己的灵魂 与蓝天一起摇车 醉于晨曦露珠,搬运月亮和太阳 淹没于绿树成行 和花朵们探讨自然风光 从不关心山道曲折沧桑 就像幽幽的路,从不关心 人类长什么模样 一群人,骑行自由 弯腰低头心甘向脚下的泥土恭谦 更会书写桀骜不驯的诗行 广袤里挺起胸膛 心与风一起站在垭口 双手捧起静止的时光 那里有净人的沙 肉身跳出红尘之外的释然 身体配合灵魂行在路上 天衣无缝的默契 若悄无声息的黄昏,配合 美丽的夕阳一样……
在诗城有那么一群人,携一辆单车,挂一壶清水,恋一条山路,心里有诗句,眼里有远方,钟情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方式。把骑行视作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瘾,一种自由,一个未知,一个期待,一个惊奇,可以在去的路上获得,可以在归来的途中遗忘。行在路上,只想用车轮丈量快乐与释然,只想以骑行的方式与自己对白,体验繁华外的另一种静谧,享受通透的纯粹。 一群人,踏着四季的旋律,唱响骑行歌,晨来捧红日,夜来揽月色,暖春踏芳草,炎夏赏荷叶,深秋披金甲,冬吟纯雪诗,身染好风水。一群人,喜欢骑在路上,行在风里,醉于山水,与别致角落相恋,与悬崖峭璧相视,与碧波涟漪相融。一群人,翻过每一座高山,趟过每一条碧河,穿越每一个峡谷,叩见每一个古迹,会涟漪起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名字:太华山,六峡,藏王寨,观雾山,吴家后山,北川竹海,绵竹年画村,古城阆中……。景在心里,人在诗里,诗句在耳旁轻语,好山好水好地方在另一端喜颜相望,心临此境,一切都静了,一切就净了。 骑太华山,走进“石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旁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运驾车”的故事里,寻找诗仙寻道的踪迹,登上道观,奇峰连绵,眼在览,心在听,穿过胸膛的盘江,在脚下流淌,娓娓道来,如诉如歌。万年河床,千年源头,见证了唐诗宋词,回到了前无来者的盛唐,趟满古韵,行吟四季,看岁月静静流转,任时光慢慢走远, 身在六峡,放下了繁华,放下了浮躁,放下了伪装,放下了所有,在风转云绕的时空里,义无反顾地颠簸;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碎石路上执着;在“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雨景里陶醉;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转之回川”的天造峡谷中惊叹;在“秋过叶黄,淡看历史”的千年黄连树前定格。在如画的世界里,走成了它的风景;在如诗的篇章里,走成了它的诗句;在旖旎的风光里,走成它了的知己。 觅藏王寨,翻越腰悬崖,掠过都市的钢筋丛林,抛开人为的音乐与啤酒,在枝繁叶茂的山路上盘旋,经历那种身体埋入地狱,眼睛发现天堂,灵魂归入净土的感觉,正真享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浩气雅兴。不在喧嚣红尘中叩佛,会在飞珠溅露里问禅,体悟叩佛解禅的快乐和满足,自信地呼吸,没目标的行走,没期待的骑行,在如梦的风景里奔跑,而不在风中承诺。感受花开花落,瞳驻绿叶蓬勃,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翻越观雾山,爬上山顶,“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的冬雪进入视野,残垣断壁历历在目,面对眼前的普贤顶,联想它的前世今生,想汉代的风雨,想唐代的故事,想起“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的佛语。在山上腊梅大朵开放,雪浪层层堆积,覆盖了整个山峰的此刻,对一只短暂小鸟的到访,会产生好奇,会产生感叹:美好的都这样,匆匆而来,悄悄溜走,如同风华青春,不容人来等待,不许人来回味,只把感叹的背影留下。 登吴家后山,痴迷于辛夷花的春天,享绕指柔般的山风,在横斜梳影里驻足,在静谧画廊里徘徊,在烂房子花海中陶醉,在暮色残霞中忘我,在陡峭山路上行走,在半梦半醒中穿越,与炊烟绿山共行,与春暖花开为伴。此时此景,已把春色当美酒,举杯豪饮,不醉不归,吟诗作赋,自然流露:“孤村远树飘炊烟,吴家深藏青山中。八弯九拐十公里,站在山头傲群峰。同山同水异花时,山头溢满山腰空。今年如画醉东风,昨年遗落现重逢。若把春色比佳人,浓抹淡妆总相宜。落花无酒更醉人,今宵月缺花消瘦。多情去后留余香,岁月蹉跎几度秋。浮云世态眼前过,功名有如车下坡。” 雨骑北川竹海,静听时间煮雨,在弯曲陡坡的竹径上,听水鸣鸟歌,感受竹子肌肤般的呼吸,赏楠竹屋的温馨别致,览月牙湾的特色景象,远观竹林,绿得像一块无瑕翡翠,近看竹子,像一个在雨中站岗的哨兵,醉在碧波荡漾的竹海,在绿色的海洋里,听时间慢慢煮雨,楠竹为君药,雨水乃臣药,调理来访者的身体,补气宁神疗焦虑。遥想雨后的竹海有一种生在骨髓里的“昂头迎风笑有声,雨过天晴净似洗。宁静如水守明月,清瘦弄影高窗里。”的浪漫意境。 三临年画村,钟爱纯朴的画卷,感受到“白马入芦花,银壶里化雪”那份素洁,那种远离繁华脱俗的清净。因懂得而重复,徘徊于宁静小道,画面没了浓妆,唯有淡泊谧静,抓住了,就不会随意放手,遇见了,就成了一生知己。立于村头,凭栏回首,神情浅淡若云间,肉身已跳出三千红尘,尘世本虚空,清静又无为。那缭绕于秋色下的年画,就是银碗里盛雪的尤物,沁人心扉,像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尽收于眼里,融化在掌心里,深埋于心里。只为那份喜欢,宁可低到尘埃里去欣赏,就这样,淹没于画海里,行走在秋色里,轻听秋虫鸣,深嗅桂花味,饱览墨清香。骑骑停停,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忘了暮色,忘了喧嚣,直到农家的路灯,拉长了骑者的影子,提醒不知疲倦的人。 叩见阆中,展现在眼里的古时宫廷楼阁早已风化成泥沙,但汉的余音,唐的背影在心里萦绕。穿行在纵横交错的老巷,那久远的瓦屋,锈色的门窗,檐头的灯笼,浓浓的醋香,青青的石路,刻满了“秦砖汉瓦魂,唐宋古巷深”的印痕,一直通向2300年前的国都深处。带着远古的呼唤,淹没在嘉陵江烟雾里,撕一块张飞牛肉,喝一壶历史老酒,让千年古柳抚人入梦,枕着轻盈的江声,听着古城讲历史,讲战国史,评说三国……。 一群人,就这样骑在四季,心在路上,感受沿途溢出的风景。一次又一次的远行,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一次又一次的释放,享受成功登顶时的陶醉瞬间,享受灵魂与身体同在路上的快乐。骑在春夏,没辜负蓝天白云的热情;行在秋冬,没辜负晨露阳光的沐浴;行在岸上,没辜负拂面春风的好意;穿在山涧,没辜负青山绿水的热烈,用开怀的脚步丈量一路风景。 一群人,转过四季,渴了,喝一口清水,舒散自己的疲劳;累了,赏一道风景,点燃新的热情;饿了,嚼一片干粮,启动新的能量。春夏秋冬的骑行,一年四季的折腾;那山那水那骑行,此景此情此光阴。一群人,历经四季霜锤,面对再重的压力,再大的困难,再苦的生活,总会一笑而过,因为我们是一群纯粹的人,是一群坚定的骑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