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8万
查看

39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枫顺,有一个地方叫"贡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01:51: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秋天,那些山路,在枫顺的沟壑里,纵横他们穿云走雾的气韵。舒展着大山深处,山里人的胸怀与脚步,与溪水一样,贴着灵性而大块的岩石,绕过枫树飘落的深红,无声的散发开来。就如同在白云深处的人家,那么的自然的站着。而秋天也就一眼进入了信步者的眼帘或者骨力中,站着、站着....
         枫树对于我,有着很大的好奇。许是我年轻时那些书本里夹着的一枚书签,在信手翻开时飘落。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青年的小伙子时,我爱用树叶做书签。诸如:桂花树叶、枫树叶、等等。把它们清洗干净后,选择一些材质较好的硬纸板,在上面书写自己的文字,或提款作为背景,再用这些树叶放在上面过塑。这样自己喜爱的小物件----书签,也就落入了文字之间。陪伴着我无声的熬夜了。
        当我的朋友在一次邀请我陪他去枫顺,去看深秋的红叶,我也就很愉快的答应了。
       由此枫顺,小院溪,枫香树。也就成为一个记忆,成为一个向往和梦境一样,要想火红出一道山梁,火红自己在工作和生活的坚持一样。只是我们去的那年(2010年11月20日),枫顺的枫香树无声的隐秘在大山里,在黄土的小道旁,甚至没有几株火红,但老乡的热情,迎面的问候,却留下了淳朴,如同心愿上的红叶一样。为此我写下了<<    关于枫顺>>的一首小诗。  
                           关于枫顺
               清晨  进入这里
               山路和炊烟
               是一笔相通的意境
                古朴清纯的山鸡
               一声长鸣
               太阳于山峦之间
               起伏了坡地
               点缀出民意向天的村居

               山路之上
               偶尔还有一两声  山民
               亲切扑面的问候
               让人感受
                      一树红叶的深情

               我不知道  千年以前
               这些山民的祖先
               是如何摆脱了籍贯
               而避祸战乱
               或者  不堪徭役  赋税的重负

               但我知道  艰难的蜀道
               在千年前遗弃了你
               虽然  荫平古道离你不远
               却也隔断了历史的几重云天
               当然  也就没有了
               踏月抒怀  浪漫清歌的李白
               典当青衫成仙而去的窦子明
               自然而然  也就不会有
                衣锦还乡的马阁老
                置田一坝的冠名
                抬头而望
                一圌巨大的山形
                被云遮雾绕冷清

              好在  枫顺这个地名
              你不缺乏  今天
              生活的朝气
              用一怀青翠的写意
              打消了  几只黄麻羊的疑惑
              发出几声 叮咚 而情切的母语
              青杠树  从骨质的年轮
              长出一朵朵芳香的雨滴
               而枫香树  一经证明
              岁月舒张开脉络
              道路飘飞而举起
              火红的诗句
               又该怎样去围绕你
                                2010年11月22日
          时隔五年,我有幸在江油作协蒋雪峰主席的带领,再次来到了这里,参加枫顺乡的第三次红叶节。在热情依然的这片土地上,红叶在大山深处,白云深处,屋檐边,溪水旁,火红的点缀着枫顺。
         这次正好有向导引路,让我步入了群山的小院村 。去看一看他们嘴上,反复强调着的"贡院"。因为是"贡院"的冠名,一路上我在小路感叹着"深山里有贡院,那此地一定有文人墨宝,一定是值得去仔细去看上一看的。"在那些树木清幽的土路上,我看着前面的人影,心里还窜出几句"赶考的举子,步入了大清的帝国,在这深山,离我们有多远?竹林里的贡院,又该给出什么样的说明?"然而当我们真正的步入了这个"贡院"的现场,或多或少,还是有些让我"失望"。因为这"失望"源自于当地乡里人嘴上说,这家人有七个进士。而我站在他们所述的上贡院时和下贡院时,抬头和低眉间看到的是,这不是帝王招贤纳士的考场,而是一家四合院的木屋府邸,只是这四合院,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了。依稀还可以从主人家的布局,台阶和门楣找到一些过去的线索。
       门上户对两个(两架)突出,无门当,台阶也只是一级,门上有烙漆画的门神。由此我断定,这是一个在大清帝国里的贡生。之所以这说,是因为<<清律列>>一书,做了明确规定,一品二品,正门三间五架,三至五品三间三架,六至九品正门一间三架。而且满族官员还要上蓝色的漆,汉族官员上红色的漆来区分。而门当,又称抱鼓石,分列在正门的两侧,文官用方形,表示书或者砚台,即为书香儒门;武官门当是圆形的,象征战鼓,如果是皇亲和正黄旗的武官,石鼓上还有狮子来标明。再者门前的石阶六七品官员家门,不能高于两级,五品不能高于三级,以此类推,官员的门级不得高于八级,九级是顶级,只有皇帝才配,不然有杀头之罪或者违背了官阶也会割去官职或者功名。古代文人笔下的"进身之阶"也是从门口这石阶得来的。
        当然有一个不是皇帝的府邸,是一个例外,那就是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门当户对台阶是帝王的规制 ,但屋檐标高不得超过帝王的大殿,且颜色是蓝色的屋顶,不得用金色。
        说到此时 ,身边的枫顺"贡院"我想有了一点它自己的定位了,它是享受皇家供养的书生,叫贡生。只是当地人把他家的院子,以讹传讹的叫成了"贡院",这也难怪!读书人都进城了,即使老去也难有返乡的人。这正如李立笔下的文章担心的那样---古代还有解甲归田、告老还乡,让文化服务他们的家乡,但现在文化都在城市里,没有叶落归根,服务乡梓了,世故也就有了传讹。
        但好在还有此院落的对子,落在这方水土上"勤俭持家"和"耕读传家"在书本和孩子们的心里,如同红叶在寂静的山谷里眺望着,我们是该捋一捋几千年的胡须了,捋出踏实的脚印,耕植在我们的大地,不要一窝蜂的乱了本来的精神和时间的景色。我想枫顺也就顺了民风而摇曳着她的小小身影,吐纳大地的厚爱了。
                                                                                                                        2015年11月11日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发表于 2015-11-15 07:28: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不要一窝蜂的乱了本来的精神和时间的景色。”本文精华!
那天从董队长家出来,顺小路走了几步,踌躇一时,返了回来。此贡院的确非人们心中的贡院,远不是不远的地方——阆中贡院。旋登岩也不是玄帝岩啊!呵呵!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藤椅
发表于 2015-11-15 09:05:2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sc51811学识渊博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板凳
发表于 2015-11-15 09:41:1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天。。。那么多字。。眼睛都花了。就不能整几张图??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报纸
发表于 2015-11-15 09:50: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上一个星期去看了,挺失望,过了青龙峡路就不好走;从江油来回开车5、6个小时,红叶没看到几颗,都在路上颠簸!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3:29:4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一客 发表于 2015-11-15 07:28
“不要一窝蜂的乱了本来的精神和时间的景色。”本文精华!
那天从董队长家出来,顺小路走了几步,踌躇一时 ...

看来先生是有心人哈,当地人说是姓董,这是这家旧院子的后来的主人。不是过去的主人了。在江油县志里没有姓董的贡生。只有南溪来的一个董清峻。但他是在武都修川主庙留下了碑文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3:31: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俆迣明 发表于 2015-11-15 09:05
学识渊博啊

谢谢!先生过誉了!这都是这方水土的事,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了解。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3:47: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34061176 发表于 2015-11-15 09:41
天。。。那么多字。。眼睛都花了。就不能整几张图??

文章本该用文字,照片有几张,请看。


照片 147.jpg (141.45 KB, 下载次数: 107)

照片 147.jpg

照片 149.jpg (136.38 KB, 下载次数: 117)

照片 149.jpg

照片 151.jpg (147.28 KB, 下载次数: 118)

照片 151.jpg

照片 157.jpg (82.51 KB, 下载次数: 91)

照片 157.jpg

照片 162.jpg (87.24 KB, 下载次数: 113)

照片 162.jpg

照片 163.jpg (75.37 KB, 下载次数: 96)

照片 163.jpg

照片 165.jpg (93 KB, 下载次数: 98)

照片 165.jpg

照片 166.jpg (135.89 KB, 下载次数: 86)

照片 166.jpg

照片 168.jpg (169.38 KB, 下载次数: 95)

照片 168.jpg

照片 170.jpg (135.29 KB, 下载次数: 106)

照片 170.jpg

照片 171.jpg (60.34 KB, 下载次数: 102)

照片 171.jpg

照片 172.jpg (94.12 KB, 下载次数: 127)

照片 172.jpg

照片 173.jpg (97.66 KB, 下载次数: 105)

照片 173.jpg

照片 174.jpg (105.49 KB, 下载次数: 103)

照片 174.jpg

照片 175.jpg (119.36 KB, 下载次数: 116)

照片 175.jpg

照片 176.jpg (95.52 KB, 下载次数: 119)

照片 176.jpg

照片 177.jpg (95.88 KB, 下载次数: 116)

照片 177.jpg

照片 178.jpg (100.61 KB, 下载次数: 95)

照片 178.jpg

照片 179.jpg (116.28 KB, 下载次数: 97)

照片 179.jpg

照片 181.jpg (109.77 KB, 下载次数: 120)

照片 181.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3:59: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程派青衣 发表于 2015-11-15 09:40
没有那么多的玄虚,那一带出过一个名叫“王佐”的读书人,江油县志里有他写玄帝岩的诗,好像是个廪生。

当地人说这家姓董,还说出来七个举子。传的太过了!如果是姓董,那他该是南溪来的董清峻。但正如先生说的写登元帝岩放歌的作者叫王佐,那天不是廪生,应该是邑增贡生。江油县志艺文志415页有记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4:02: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SCFKS 发表于 2015-11-15 09:50
上一个星期去看了,挺失望,过了青龙峡路就不好走;从江油来回开车5、6个小时,红叶没看到几颗,都在路上颠 ...

旅游在于心情的感受,出门究竟是什么?让心去飞吧。祝你快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