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64
查看

12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乌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6:08: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冬不拉 于 2015-7-30 16:45 编辑

                             走近乌镇

   想到乌镇,我立即想到了旅美画家陈逸飞画笔下的江南—《故乡的回忆》。碧水泱泱,绿树掩映,船工摇着橹,轻轻的从桥洞下穿过。那场景如诗如画令人心醉。

   在乌镇,是否能邂逅戴望舒笔下《雨巷》中的油纸伞?在乌镇,是否能侧耳听到青石板奏出千年的心曲?在乌镇,是否能感受润物细无声的江南小雨?

   六月上旬,我有幸去江南四大名镇之一的乌镇看了看。乌镇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那时的乌镇仅仅是吴越边境,那时也不叫乌镇,因为吴国在此驻兵防备越国,“乌戌”由此而来。到了唐朝,乌镇隶属苏州府。在唐朝咸通十三年(872年)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乌镇称“镇”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当时,镇地置有镇遏使的官职。可以说,乌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了。

   进入古镇,古镇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

   历史上这个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近、现代更有政治活动家沈泽民、银行家卢学溥、新闻学前辈严独鹤、旷代清才汤国梨、农学家沈骊英、漫画家丰子恺、著名作家孔另境、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等等。正因为茅盾、沈泽民、丰子恺、严独鹤等名人,更是为小镇增添了不少人文魅力。

   乌镇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呈现一派古朴、明洁与幽静的氛围。镇内的江南百床馆、江浙分府、江南民俗馆、江南木雕陈列馆、余榴梁钱币馆、汇源当铺,还有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修真观戏台等地,都值得一看。饿了来点姑嫂饼、定胜糕,渴了喝点熏豆茶、杭白菊,嘴里如果没味就嚼点三珍酱鸡,临走了给亲朋好友带点乌锦、湖笔、三白酒……可以这样说,一个小镇,集千年历史、水乡风景、民俗节日、美食佳肴之大成,深厚的人文积淀和百年不变的休闲宁静的生活方式,已成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也成了乌镇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矛盾故居是必然要去看的。矛盾故居坐落在乌镇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

   记忆翻开岁月的画卷,霞光溅起的回忆洞穿历史,让我们的脚步跟随大师的思想走进历史的轮回。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观前街。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所以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我走过的道路》)。

   茅盾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1年接编《小说月报》,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动摇》(1928)、《追求》(1928)合为总名《蚀》的三部曲,引起强烈的反响。中篇小说《虹》发表于1930,1933年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茅盾为了和国民党新闻检查机构作“韧性的斗争”,一生用了一百二十多个笔名,有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

  茅盾一直都关心家乡建设,1980年5月在《颠江日报》发表《可爱的故乡》文中说 “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过我的乡思。”当年12月,赠给乌镇中学图书一批。并为家乡赋词题字不下十余次,最后一次为家乡题字是“乌镇电影院”。
  
    矛盾先生著作等身,除翻译外,留下一千二百多万字作品。自1983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四十卷本《茅盾全集》,收录其全部文学著作。
  
     我突然记起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对前不久离我们而去的美术大师吴冠中的一番论述:“吴冠中先生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风范,把艺术创造作为一种文化责任,自觉担当起超越传统、开拓创新的使命”。这番话对于矛盾先生也是适用的。其实,当矛盾先生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时候,思想、境界早已经突破了文学范畴了。曾经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而恰恰是矛盾这一介文弱书生曾经化笔为刀,作为文化战线的一名斗士战斗在第一线,这也是他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一员掀开了“五四”以来最为动人的一页,其小说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是 “五四”以来优秀文学的典范。

   乌镇流水,潺潺涓涓,浸润着作家的血脉,作家写出诗的思索与沉静,写出小说的辛辣和哲理,为多少黑暗潜行的点盏明灯,为众多蒙尘的擦亮心灵。乌镇小桥,夹杂着江南泥土特有的清新,每一块条石都坚挺着硬朗的文人风骨,让矛盾先生在不断的累积、创作之后登上艺术之巅……
  
    随着夕阳西下,我不得不转身离开乌镇了。但心里总是欠欠的,这样负有千年历史文明积淀的小镇居然让我这样走马观花般游览了一遍,好像小孩在菩萨面前偷吃贡果一般有种大不敬的感觉。如果可以在乌镇小住几日,在船上摇摇橹,闲了小酌一壶三白酒,吃几颗蚕豆,听听社戏,多感受一下江南风韵……
   
     水中不时有乌篷船依呀往返,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回味乌镇,心生静气,这样的小镇,世间能有几个?回眸与你对视,一千多年时间也并不遥远,一条河不仅仅传承了历史,更将文人的风骨浸泡在河中,镌刻在这些大家后裔的血脉中,显得凝练厚重。纵观乌镇,全镇便有图书馆(室)十六个,这似乎是对知识分子精神最好的探寻和情感的追溯,我们随手就能从滚滚的时代潮流中掬捧起一朵朵似曾相识的浪花,让人心中顿生敬意。乌镇,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更是我们心灵放牧的好去处。


DSC_0002.JPG (112.02 KB, 下载次数: 105)

DSC_0002.JPG

DSC_0038.JPG (92.24 KB, 下载次数: 116)

DSC_0038.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发表于 2015-7-30 16:58:3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我去过乌镇两次,很喜欢那里。喜欢你的美文!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藤椅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17:21: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scar 发表于 2015-7-30 16:58
我去过乌镇两次,很喜欢那里。喜欢你的美文!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谢谢!乌镇文化底蕴深厚,这也是大家更喜欢它的地方。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板凳
发表于 2015-7-30 18:01:1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好羡慕,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报纸
发表于 2015-7-30 19:02:0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再多点图片就更巴适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地板
发表于 2015-7-30 21:21: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确实很漂亮,水乡新娘的MV就是在那儿拍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2:12: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yangfeng700 发表于 2015-7-30 19:02
再多点图片就更巴适了。

去旅游实地看看不就了结了心愿?呵呵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2:14:4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窒小息 发表于 2015-7-30 18:01
好羡慕,

心动不如行动,有时间去旅游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30 22:15:1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筱雅日记 发表于 2015-7-30 21:21
确实很漂亮,水乡新娘的MV就是在那儿拍的

:lol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10#
发表于 2015-7-31 11:05: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如重游乌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