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三月,平通岭上的花事赫然占据了许多论坛的整个领空。人们三五成群不及褪下烟笼雾霭中萧索的冗装,舒展寒冬蛰伏多时紧锁的眉头,急匆匆迈开脚步,登上山岭,扑入花香弥漫的梅林之中,痛快地伸展着生锈的身体,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清新。尽可凭栏远望,尽可凝神浅尝,尽可徘徊踌躇,尽可流连忘返。 春风化雨又一春。再访梅林,春暖高处,风清云淡。沿着山路 款款而行,只见绿树婆娑,花开似锦,仿佛妆点着山野干渴的眉心,露出季节的安逸与轻盈。山上依然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络绎不绝。缤纷的梅花一朵朵、一簇簇眷栖在枝梢间,清晰而干净地笑着。看,那朵粉梅,瓣收如拳,紧紧地握捏着,似乎在对着不谙风情的寒风嗔怒;看,那朵白梅,瓣张如掌,如千手观音在禅,万千路向,任君取舍。 我们几个人继续往山顶随心行走,和小草亲密,和清风诉说,听听莺歌燕喃,数数阳光几缕,此时此景,即使你有万千纠结,百般愁绪也会放下,因为美丽风光在牵引着。登高远望,桅杆村掩映在梅林之中静若处子,矜持而不做作,将殷实与平静雍容地揽入怀中。春山如笑,我见青山多妩媚。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如锦的繁花,怎能不撩拨着走向春天的人们心怀希望呢。这花儿,开的逢时,像母亲挥别故乡时的呼迂,一声声细软,颠沛而缠绵,让人内心温润;这花儿,不期而遇,更似青丝微白偶捻的一次邂逅,烟行媚视,芬芳得人心陶醉。昨日如花,开了,谢了;今日如花,活着,笑着。只要心安,东西南北都晴好。古梅林、 老梅林、新梅林尽情玩耍,直至中午脚累腹空,才心满意足找一家农家驻足吃饭。
还记得前年看花,熙熙攘攘,穿丛林、攀山路,山泉群友登到岭上。那年,山上黄家的儿媳妇刚过门,大伙来到他们家中,赏花看人品酒香。南山兄老夫聊发少年狂,兴致勃勃评说御酒典故;司马君人借酒兴舌绽莲花夸的新媳妇红霞满面;快驴哥双眼迷离酒半酣笑声朗朗。去年春,再度梅林赏花忙。 吃饭时,黄家小媳妇贤惠勤快的身影时而从厨房端出几道家常时下的菜肴,时而转着桌子敬几杯家酿梅子酒, 欢声笑语在花树掩映的院落里荡漾,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春山如笑花为梅,悄唤醒心枝吐翠。纷至沓来观光客,流连花海几陶醉。但愿这古朴的小山村,在吸引来越来越多脚印的同时,不要带来那么多的粘脂俗粉,那时恐怕神仙都不肯坐怀入定了。 春寒仍然在料峭, 人生也会有很多遗憾,但却永远无法拒绝春天与四季轮回的光临,生命姗姗来过,不留下更多的遗憾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