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722
查看

1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献忠二三事儿之威震江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2 09:5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上海
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张献忠在英、霍山收集人马,趁机复出,攻破潜山。
二月,下全椒,十五日攻打亳州,明官吏早就逃遁,张献忠大摇大摆地入城。
三月,围攻舒城,明参将孔庭训倒戈,协助攻城;城守材官李本高、张虎、王显明等率百来号人,在城头绑上绳子,顺绳而下,投靠了张献忠;四月初三,攻克舒城,改城名为得胜州,张献忠的心情一定极好。
舒城有位医生,名叫胡立浦,这位老兄是个大孝子,为人忠厚,广行方便,经常给穷苦人免费看病,张献忠得知,重用,封他为丞相。
五月,张献忠屯扎在舒城七里河、汪家滩,召集当地居民割麦子,三河寨居民杀猪杀羊表示欢迎,张献忠犒赏他们八头牛,五十两银。
将攻庐州,先探虚实。五月初六的深夜,趁守城明军不备,派十三名勇士从西城将军庙登城,守城的人大惊,逃了,这十三人随即打开西门,张献忠领大队人马进入,占领庐州。
攻占庐州之后,农民军分兵进取含山、巢县、无为等地。
在庐州,分发银两,安抚民心。
部下四处作安抚工作,对一般老百姓讲:“你莫怕,咱不杀你,我老爷来安抚你们。”对知识分子讲:“天下大乱,我老爷应运而兴,相公可同我共成大事。”有些百姓害怕,称呼农民军头目为“王爷”,这些头目和颜悦色的说:“你莫叫我爷,我等响马营生,都是兄弟相称。”
张献忠对文人、医生、商贩、工匠等特别尊重。
六月三日,破庐江,执知县刘思胜,不杀,放走。还屯舒城白马、金牛等山洞,人马时常在桐城、英山、含山、巢县等地界活动。
当时张献忠的大军连营数十里,营帐数千,大营外面环植木桩,用绳索连接,四周深挖壕堑,如同城廓。
实际上,农民军人马虽多,但都是拖家带口,能打硬仗的兵员有限,所以农民军作战一般采取奇袭,不论输赢,打一枪立马换一个地方。
七月破六安,黄得功、刘良佐率兵来救,扎营夹山,张献忠一举将其击败。
八月,张献忠屯于陶冲,分兵三路:一走六安,一趋庐州,一经庐江、三河,收集到双樯大船三百只,开始在巢湖训练水师,后来与革左五营聚集在皖口,扬言要渡江出芜湖,攻取南京。
十五日,再破六安。
九月七日,拿下枞阳,设四大营:一个叫“中老营”,张献忠大帐在其中;其他三个分别叫“前营”、“中营”、“后营”,环卫中老营。
此时的张献忠心情还不错,常戴着尖毡帽,穿织锦胡桃花衣,脚着软靴,没事就坐在地毯上,与将士大杯饮酒、大块吃肉。
恰好九月十日是张献忠的生日,各营头目都来贺寿,办了个大派对,还找来艺人歌舞助兴,一起喝酒畅谈,气氛很嗨,搞到很晚才罢休。
张献忠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晚上睡觉之前,一般都要身着铠甲,提刀巡视各营。他所在的中老营,一般不允许随意出入。这是有道理的,毕竟,造反是个高风险的行当,暗杀神马的,是常有的事,不得不防。
不久,所部夺得大商船百来艏,进入桐城地界,到处寻觅善水之人,策划乘船西进。
攻打桐城,久围不下。
黄得功、刘良佐率重兵至,张献忠拔寨转移到潜山,扎营于古城、长岭二山。步骑九哨分为四大营,左右二营都是腹心,前锋二营是由刚刚参加队伍的莲花寨的老百姓构成的,战斗力较差。
本打算凭借山险长期据守,不料黄得功、刘良佐等急趋猛进,半夜擂鼓登山,张献忠不得不与之一战,遭到大败,谋士、随军家属全被俘虏,马匹、骡子丢了几万,手下将领闯世王马武、义子三鹞子王兴国等阵亡。
十月十日,再攻桐城,又被黄得功部击败,转移至蕲水。
十一月,又围桐城,还是没打下,张献忠和这地方是杠上了。
值明军北上颍州,攻打农民军袁时中部,闰十一月十二日,张献忠乘虚出天堂山,扎营三祖寺,以三百精骑奇袭太湖,破城,杀知县杨春芳。
十二月,李自成大势逐渐养成,见谁灭谁,左良玉是明朝后期为数不多的猛将,他也只能避其锋芒,先是躲在襄阳,一看李自成奔来,他立马开跑,从武昌沿江东下。
这哥们儿很仗义,不仅自己跑,一路上还收集各地驻守明军一起跑,几乎造成湖北全境空虚,他的兵马所过之处,奸淫掳掠,鸡犬不留,百姓恨之入骨。
这样,拜左良玉所赐,张献忠占据武昌,李自成盘踞襄阳,两位大佬在这一带搞农民政权试点建设,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有了十分有利的客观环境。
这年二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明朝为了在东北翻盘,投入了最后的精锐,清朝为了赢得未来,倾尽全国之力,双方展开最后一次大会战,史上称“松锦大战”,结果明朝精锐全军覆灭,连总指挥洪承畴老兄都被俘了,投降了。
自此,面对满清在北方的肆意妄为,明朝只能“望夷兴叹”,再也无力与之一搏。内忧外患,使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末日的到来,可以预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4 14:11: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历史的浪潮就是后浪盖前浪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