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711
查看

32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珠村的宝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21:45: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三川贤夫 于 2014-10-24 21:50 编辑

(一)二龙戏珠  托梦修庙
    明朝崇桢年间,我国干旱持续时间与受灾范围为近百年所未见,多处溪水断流、无数井泉干涸、遍野青草枯萎,历史上称之“崇祯大旱”。然而在川西北永镇场的西面曾家沟和高家沟,因有两眼泉水喷薄而出,浇灌了近三百亩粮田,使这里几十户农民侥幸度过了灾荒。这两眼泉水流自于曾家沟侧面的龙脉山丘,整座山丘简直是树的海洋。山上满是四季常青的灌木丛覆盖着地面,灌木丛中一株株粗壮的苍松翠柏伸展着苍劲的枝干,犹如撑起无数把墨绿大伞,浓荫蔽日;更有一片枝繁叶茂的马桑树,其中的几颗树干有两人牵手合围之粗,高数丈;还有一株六人牵手合围的黄楝树傲然挺立,周围枝桠都是脸盆粗细,其主干直插云霄,犹如擎天巨柱,枝桠上常有鸟雀飞跃、神鸡啼鸣;距离黄楝树十米左右还长着两株奇异的树,水桶大小、三丈多高,有雌雄之别,雌树初夏开花挂果,色青,状如袖珍“罗汉”,秋末成熟时紫红色,味甜。凡路过此地者都羡慕这儿是“居士修道、神仙隐逸”的绝佳处所。最近几月这山丘林子每晚夜深人静时,疾风呼呼,树叶摇曳,发出涌波翻浪般的轰轰声响,同时树林中透出一团朝霞似的红光映红一片天空。这一奇异现象被当地百姓传得沸沸扬扬。
    一天夜晚,住在山下的曾木匠和高石匠参加绵阳圣水寺庙竣工晚宴后,步行回家时听到声响见到红光很是好奇,便进山想探明究竟。他们循着红光上山,来到泉眼五米开外,透过树干缝隙,竟然看见两个身着彩服、头上长角、相貌奇特的怪异少年,站在泉眼边嘻嘻哈哈地来回抛着一个鹅蛋大小的闪闪发光的火球。曾、高二位匠人是当地从不信邪、不怕事的胆大之人,见到此情景大喊道:“你俩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晚了还站在泉眼上玩耍,不拍掉下去?”俩少年听得喊叫,一头扎下泉眼不见了,红光也消失了,山林一片漆黑。两位壮汉顿时惊慌失措晕倒在树下……迷迷糊糊中又看见刚才那两个怪异少年来到他们身边说:“二位师傅不用怕,我俩本是东海龙王敖广的大太子和二太子,我叫敖凡,我二弟叫敖平。先前我俩正在天宫游玩,听说哪吒打死了我三弟敖丙,急忙前往为弟寻仇。赶到陈塘关时正见李靖痛声责骂他小儿,那哪吒受不了责骂当即剖腹自尽了,于是我们的寻仇念头顿消,便回东海而去,路过此地见古树参天森林茂密景致幽美,便缘树而下寻水止渴,发现两处泉眼跃入其中,顺着泉下暗河逆流而上,竟然到了我舅父神龟管辖的通天河。我们又原路返回从这泉眼跳出,刚才正在玩耍夜明宝珠嘞,不知是否惊吓了二位师傅?”曾木匠眼馋地盯着少年手中的东西问:“你们这珠子从何而得?为何红光耀天?”二太子敖平脱口而出:“这珠子是龟妹子送给我的订婚信物。这是她母亲贝壳夫人历经千年修炼而成的珍奇宝珠,露出水面受日月星光照耀后就会释放出红霞般的光芒。”高石匠又问:“这宝珠能保风调雨顺吃穿不愁么?”大太子敖凡说:“此宝珠存放米柜可生米,放于钱袋能生钱,丢在泉眼中能保证泉水长流,永不枯竭。若在此山盖座庙宇香火供奉宝珠,虽不敢说年年风调雨顺,但至少可保百姓免受饥饿与战祸之苦。”两位匠人听后万分惊喜,忙叩首跪拜良久,抬头时不见了少年踪影,睁开眼来已是次日清晨。曾、高二人将昨夜见闻之事告诉了家人和邻居,大家觉得奇异,都赞同捐资修建庙宇。于是开始集资、备料、平地、砍树……经过多年准备,终于在明末清初的洪化年间,在两处泉眼的前面——龙脉山的“龙头”处修好了一座占地两千多平米、由三进院落三大宫殿组成的雄伟大气的寺庙。寺庙正殿柏木脊梁上刻着“宝珠长明”四字,庙门上方刻着“龙泉寺”庙名,门外两侧马桑树柱头上镌刻着“神思浩荡八仙还方万民安”、“佛光普照九龙归位朝百聖”等对联,所刻之字皆用金粉液涂染,异常醒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21:52: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三川贤夫 于 2014-10-24 21:58 编辑

                                                 (四)二龙成亲  再修一庙
      龙王二太子敖平等追杀贪官衙役得胜而回,正与哥哥敖凡商议设宴庆贺之事,忽听得庙外有叽叽喳喳的啼叫声,忙叫龟将蟹兵出庙外打探,回来报告二太子说:“最高的那棵黄楝树上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老妇人,呼唤着一大群小鸡在树枝间嬉戏逗乐呢。”敖凡一听心想:“莫不是我老丈母娘找来了?”立即迎出庙门仰头一望,拱手问道:“不知岳母仙姑到来,有失远迎,请到庙内饮茶。”
      毗蓝鸡婆听得有人叫自己为岳母,俯首下视,见是龙王大太子,转笑为怒飞下树来质问道:“三年前你上门求婚,我并未答应。等我帮助悟空捉拿了蜈蚣妖怪回来,你却花言巧语骗走了我大闺女,我曾多次到东海寻找毫无音讯。久住天宫感到烦闷,今日带着儿女出天门闲逛,见这大树高过天门便缘树而下,没想到你会躲藏在此处逍遥快活。快快交出我女儿来!”
      敖凡解释说;“岳母大人切莫气坏了身子,我与你家黄花仙女乃真心相爱,只因岳母不顾女儿意愿才逼得她离家出走。”
      毗蓝鸡婆也知道是自己的门第观念干涉了女儿的婚姻自由,女儿出走后自己很是后悔,想到此急切地问:“你把我女儿怎样了?我要当面问问她,如果我女儿现在与你还是真心相爱,那你俩就尽快把婚事办了,也算了却老娘一桩心事。”
      敖凡听了喜出望外,一边将岳母领进庙内,一边如实相告:“我对你女儿的爱是纯真的,这三年来,我让你女儿与我舅父家龟妹子吃住在一起。我们早已商定等到你同意的那天才正式成亲。”正说话间,又听得熟悉的银铃般的笑声从寺庙传来。原来那黄花仙女与龟妹子在通天河不见龟将蟹兵回来,不知两位龙太子与官府相斗胜败如何,十分担心和挂念,便循着地下暗河来到了龙泉寺。黄花仙女见到母亲与众多兄弟姐妹,由诧异而惊喜,少不了拥抱亲热、各叙别情一番。龟妹子听了敖平与龟将蟹兵追杀县官衙役的经过,拍手叫好,羞涩地在二太子脸上深深地留下了一个亲吻的痕迹。龟将提议说:“二位太子何不在此与龟妹子和黄花仙女举行婚礼,把庆功宴与喜宴一同办了?我等也好热闹热闹!”毗蓝鸡婆觉得甚好满口应允。敖凡与敖平两对恋人早已求之不得自然高兴万分,一面委派龟将蟹兵前往四海龙宫和通天河神龟府请客,一面托付寺庙会首曾木匠、高石匠负责请厨师备办宴席。三天后婚宴与庆功宴正式举行,近邻百姓也纷纷前来祝贺,龙泉寺庙的喜庆热闹场景持续了七天七夜。
      考虑到婚后生儿育女、人口增多,必然住房拥挤,高石匠建议道:“在高家沟下面距离狮子包山不远处的谢家大山,可与龙泉寺这座山的景致媲美。我们在那里再盖一座寺庙,请二太子到那里镇守如何?”大太子说:“我与二弟随你们去看看再定吧。”两位太子前往一看,果然是堪称人间仙境,非常满意。二太子敖平说:“哥哥就住龙泉寺吧,我以后愿来此居住。”便吩咐曾木匠与高石匠筹办修庙之事。仙界一天人间一年,曾高两位匠人年老去世后,其后人与当地百姓继续筹办修庙。清朝中期,终于在谢家大山山头上建好了一座庙宇,听说是二太子敖平与龟妹子俩夫妇驻守,便取名为“龙龟寺”。后来立碑石时,不知是人们嫌“龟”字不好听,还是石匠嫌“龟”字难刻,将“龟”镌刻成了“归”字。于是一个村便有了两座关于“龙”的寺庙,上有“龙泉寺”,下有“龙归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藤椅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21:56: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三川贤夫 于 2014-10-24 21:59 编辑

                                                     (五)太子寻宝  神鸭化石
       纱帽梁山下住着一家姓彭的农户,养了一大群鸭子,每天早晨放进堰塘晚上自行回来。有一天清晨,彭大娘放鸭时吃惊地喊道:“老头子!你快来数一数,我们家的鸭子怎么多了一只呀?”彭老头手握旱烟袋装上烟丝点着火猛吸一口,呛得咳嗽了几声,慢条斯理地走来说道:“不会吧,是不是你数错了喔?”“怎么会错?我家那二十只鸭子全是麻黑色,多出的那只是灰白色,比我家的鸭子大得多,很扎眼。”彭老头走近一看果然如老伴所说,便到左邻右舍及四周住户询问有谁丢失了鸭子,都说没有丢失。回到自家鸭圈一看,发现几个鸭蛋中有一个金黄色的蛋,比鹅蛋还大,,估计是多出来的那只大灰鸭下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半年之久,说来也怪,其它鸭子隔天下个蛋还要停窝,可是那只大灰鸭每天都要下一个金黄色的大蛋,从不停窝,拿到集市上去卖时价钱比别的蛋高出一倍,买的人反而多些。左邻右舍都说大灰鸭给彭家带来了财运,彭家渐渐富起来了。
       大灰鸭每天下金蛋的消息传到了龙泉寺龙王大太子那里,敖凡正为“宝珠”失踪的事而发愁呢。那宝珠本是龟妹子送与二太子的定情信物,为了保住曾家沟、高家沟的百姓不受干旱之苦,敖平主动献出宝珠供奉于龙泉寺庙,并托付哥哥敖凡看管。半年前,敖凡与黄花仙女到昴日星官那里为老丈母毗蓝鸡婆贺寿多玩了几天,回龙泉寺才发现宝珠不在了,当初还以为是守庙的百姓私自拿回家去了。经多方查证并非当地百姓所盗,只听守庙的说曾经看见有野鸭飞进庙中,后将野鸭驱赶了出去,但不知飞向何处去了。这天一大早,敖凡在百姓的带领下来到彭家查看金蛋,果然见蛋上散发着宝珠光华,又到堰塘边观看,见那只大灰鸭并非人间凡鸭,已有百年修炼之道法,宝珠定是被它所吞食。大灰鸭扭头看见了大太子,惊慌地从鸭群中展翅向纱帽梁腾飞而去。说时迟那时快,敖凡现出龙身腾空追去,用龙尾一扫将大灰鸭击落在山下一块圆形巨石上,张开龙口对准鸭嘴一吸将鸭肚中的“宝珠”吸入口中。被龙太子猛力一击一吸,大灰鸭魂飞魄散,其尸首化作了一只大如水牛的灰色石鸭,惊吓而出的最后一个金蛋也化作了一个灰白色的石蛋,落在屁股下的石坪上。大太子寻回宝珠后重新供奉于龙泉寺内,并邀请岳母来庙协助守护。相传当地百姓中有人在每天黄昏时,看到庙门外那棵又高又大的黄楝树上,总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坐在树上手摇纺车纺着棉线,她的周围一群小鸡在树丫间跳来跳去啼叫不停,以为那是妖怪,便将靶田用的二十多根生铁齿放在炭火中烧红后钉进树干。据说树上纺线的老太太正是敖凡的岳母,那群小鸡便是毗蓝鸡婆的儿女们。自从一根根火红的铁齿钉进树干后,再也看不见那位纺线的白发老太太和那群小鸡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22:00:3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三川贤夫 于 2014-10-24 22:01 编辑

                                                          (六)和尚吓死  寺庙易主
        清朝末年,龙泉寺新来的一个长老和尚,带着五六个小和尚每天念经诵佛。每月初一、十五庙会期间,前来烧香许愿者甚多。远道而来的香客还要在庙里静坐一夜聆听长老和尚讲经说法。一天傍晚,长老和尚吩咐一小和尚到庙后泉水井中提水,给留下过夜的香客煮斋饭。那小和尚手提一只木桶来到井边提水,将木桶放进井水中不知被什么顶出水面,反复多次也按不下去木桶,无法提到一口水。小和尚最后使出全身力气双手用力将水桶往井中按下,谁知井中的力气更大,把水桶高高顶了起来。小和尚将木桶移开看见井水中是一条水桶大的花龙,怒目圆睁、摇头甩舌,顿时惨叫一声吓死在水井旁。长老和尚闻听叫声赶至庙后,见那花色的龙头已慢慢沉入井水中,立即把小和尚抱进庙内施救无效,只好另叫三、四个小和尚将死者抬出庙外葬了。
       后来,长老和尚请来当地石匠建造了一座三米高的“道座观音塔”,将泉水井严严实实地镇压住。龙泉寺庙小和尚的死讯传到官府,长老和尚因人命而受到牵连,不知被关进监狱了还是调往别的寺庙去了。总之,后来龙泉寺的住持就换成“聖超和尚”了。据其弟子王先生说,“聖超和尚”姓刘,绵阳龙门人,民国后期从江油观雾山来到方水境内担任住持和尚,主管龙泉寺、高山寺、黑庆寺等三处寺庙,一直到新中国建立。还说“聖超和尚”不单单是知识渊博的住持和尚、著名的阴阳先生,还是一位擅长梅花篆书和兰草、荷花水墨画的书画大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报纸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10:20:4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温萌 发表于 2014-10-25 09:04
xian先顶帖占位子。

:handshake又见好友光临,很是欣慰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10:23: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独步天涯 发表于 2014-10-25 08:40
三川老师创作的民间传说、故事新编只有本版版主可以匹敌。

:handshake朋友过奖了!我所写的故事岂敢与版主写的民间传说相匹敌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6 14:35: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独步天涯 发表于 2014-10-25 11:48
好吧,退一步,可以和我匹敌。

:handshake我还需要向大家(包括你)多多学习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18:22:2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霹雳旋转风 发表于 2014-10-27 08:33
精彩!!!

:handshake谢谢赏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18:26: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独步天涯 发表于 2014-10-27 08:59
到网上玩大都是图个消遣逗乐打发闲余的时间,想在坛子里出人头地那就是扯蛋了。

都是娱乐消遣嘛,没有谁人想“出人头地”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7 18:31: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温萌 发表于 2014-10-26 17:29
三川兄的民间传奇故事布局精妙,章节回环,文笔生动,又紧扣江油方水地域特色,很有代表性,方水的地域民间 ...

sc518icon8:handshake谢谢好友善意的赞赏!感谢你时时给我鼓励与动力!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