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惹余哀奠客羞,荒坟宿草不知秋。 我从残碣猜慈孝,亦感先生几叩头。 从村子出来,我想起昨天快进村时,符老师说他家有几座祖坟在附近,我估计他平常少有时间来,于是主动提出,陪他去看看祖坟。去坟地要钻进山林子里,我们叫大部队往云集去,我们随后赶上来。 也怪,那片坟地离外面的公路其实不远,但一翻过山梁子,就感觉走进了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是的,人迹罕至,一点都不夸张,腐败的树叶很有规律地铺盖在山坡上,草树丛杂,连狭小的山路也难以辨认,我们很快找到一大片坟地,这些坟,外形考究,看得出来,很多都是有年成的古坟。符老师有一年多没来过了,他蹲在几座坟前认了认,却都不是他家的。 “是个令牌碑啊,咋不见了呢?”他不停地自言自语。我们拨开荆棘,又下到一级台地,越发不对了。符老师不想耽搁太久,就连说算了,以后有机会再来。我们已经在找回去的路了,我最后扫了一眼,却发现高高的一片台地上有坟,就随口问,“会不会是那里?”符老师抬头一看,“哎呀,对了对了!” 符老师手脚并用爬上去,连连磕头,等我走近,他又指墓碑上的文字给我看。最显眼的符刘氏坟前,立着一座像个神龛似小石坊,这大概就是符老师说的“令牌碑”吧?上门的对联是“惠德懿行传世远,金章紫诰报书香。”横批“辉增彤管”,书法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想了想,跟青林口文昌宫厢房门上的对联、还有四方碑上的对联很像,恐怕就是那位担任过龙安府学政的符守龙亲笔。有意思的是,我前几天读《湖湘诗话》,记清代文人纪昀在山东曲阜孔庙写明代文人李东阳的对联,将其中的“章”字下面的一竖穿过“曰”字,与上面“立”字相连,喻“文章通天”之意。此刻看见符家这位娘家姓刘的女主人坟前对联的“章”字,也是这么写的。这种写法的首创者,不知道是不是纪昀,但显然在清代成了一种滥觞,流行却未必是好事。纪昀的“文章通天”,写的是孔夫子,无疑是当得起的;符守龙写自己家里的长辈女主人,也信手来个“文章通天”,恐怕就不适宜了,这位学台大人,可能是收银子给人写对联习惯了。当然,这层意思,我没跟符老师说。
一眼所及,这一带有符家四座坟,从墓碑上很容易看出,其中三座是女坟,安葬的都是符家祖上的女主人,每一座坟都有墓碑,墓碑背面是介绍墓主人生平的墓志。我随便认了认,很有内容,但又不能久留,就拍了些照片,想回家慢慢辨认,可惜,回家才发现,墓碑背面紧顶墓室,位置逼仄,拍出来的照片,除了两三张,其他的简直没法认。符家坟很有意思,也很有故事,但须要用心去看、去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