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浴——极端户外生活中绝无仅有的一次放纵
这是一件过去了快二十年的事, 无论是那时、那地儿、那些人, 还有我那时的心境, 都永远不会再拥有了, 那是极端户外生活中绝无仅有的一次放纵! 而它带给我的美好却从未因时光的消逝褪淡过, 长久以来,回忆它总是给我带来深深的幸福感,,,,,, 94年的夏季,我参加了长江漂流队,我和我的队友们在海拔5000以上的江源无人区徒步了16天之后,到达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我们放下漂流筏子,在沱沱河上我们边拍摄边漂流,渡过了一段无比艰难的日子,在漂完近400公里的沱沱河水段之后,于8月6日中午1点30分到达通天河口。海拔4500米。
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
进十年来,冰川消融很严重,深处可以划船
姜古迪如冰川长12.5公里,宽3公里
通天河口也称当曲河口,距沱沱河大桥以东60公里。当曲是长江三源之一的南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沼泽地。据说,当曲比沱沱河长1公里多,且流量也胜过它。为何科学家未将当曲定作长江正源呢?我不得而知。我个人理解是冰川发祥地比较壮观。
就下船来,安营扎寨。 偌大的一方天空,没有灿烂的云雾装点。唯有恒蓝再恒蓝,甚至周围连一丝生命之音都未曾听见,大地象淘洗过一般。无声的流水在固守这片纯净。这种处于般的平静足可以让人想到地老天荒也不致破灭。
沱沱河 空静,和谐和无穷…… 这一切都是城里人无法想象的。 在河口的左岸有峡谷间流淌出的清水,细细的一股,浅得刚好没过手背,倘若丢一件衣衫一时间都浸不透。但这水没有断流,从峡谷深处一直流进通天河。
我决定寻找可浴身的地方。
顺着这股清流往上行,约200米,我回头,仍能看见营地,再走,又转过一处山包,我被隔离在一片山凹中,四野皆空,心也随之变得浩渺而苍茫。而眼下,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用浆板在流水处刨出一个洗脸盆大的坑,然后稍稍修葺,坐在旁边等它静静地渗满水。高原正午的太阳不仅晒人,还刺眼,刺得人流泪,这会儿特别地暖和,但是气温不高,穿衬衣和穿羽绒衣的感觉别无二样。 约五、六分钟,水渗满了,清清的一汪,我用手试了一下水温,透心凉。为了避免感冒,我先吞下几粒感冒药,然后让自已镇定一下,准备脱去衣服。 我内心稍有迟疑,尽管四周无人,可这是在明晃晃的蓝天白日里,我今生也想不到我会在这样一个阳光四射,宁静如初的氛围中自已脱掉自已的衣裳,让肌肤毫不掩饰地面对大地之母。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与天地早已命定的缘份,我们必须要在一个恰当的时候做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我一边解开纽扣一边四下张望,我怕从天上突然掉下一个牧羊人,倒不是怕他吓到我,而是怕我吓了他。尽管我知道这里是无人区,但也可能突然出现的生灵让我防不胜防,手足无措。 将长发挽在脑后,当最后的衣服脱尽之后,我同时踩进了自制的“盆堂”,顿时从脚直凉到头顶,清水即刻浑浊,黄沙慢慢地浮动起来,我用毛巾吃着凉水浇在身体上,纵然冷得发抖,仍觉得幸福升腾于心中。
在漂流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要重复装船卸船的动作
漂流在沱沱河上
漂流在通天河上
通天河沙化的现象 太阳如火如荼,阳光洒在身上好象是火星,凉水一浇,又如背上了冰块。就在这乍冷乍热当中,反反复复地清洗自已。从双臂到双腿,从背部到脑前,无不让这自然之水浸润一番。我感到自己彻底地被还原了,渐渐地变得神圣起来。 没有什么织物比人的皮肤更温润,更具有天然色泽。然而,人类社会对人的肉体充满限制,在这里天意同情它,给了它裸露的自由,让它脱去白昼的布袋,恢复生命本来面目。告诉我,面对自己,不要忽略生命,不管你是谁你皆因一个肉体的存在而得以存活在这个世界上。
无疑,这也是一种遥远的时空聆听最近心跳的方式。我与无际的宇宙处在心灵与心灵相唔的沉寂中,就象一首诗一样。我的额头留下了它无数个深长的吻。
这世界已大同。 我继续清洗自己,几分钟后,这天浴已不再是简单的肉体清净,而是及至灵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存在。这清水应称之为天水,它带着洪荒的气息和生命的柔曼,遥远又贴近地抵达我的身体,给我从未有过的极大满足感。我感到生命出现了壮阔又美丽的光景。令我从身体到灵魂走向纯粹
直视阳光和荒原,自己在幻化,在叠合…… 美国作家惠特曼在散文《裸身的日光浴》中这样描述到:“大自然裸着身子,我也裸着身子……或许我心中的对大地、阳光、空气、树林所抱的亲善感情,仅靠眼睛和心智是领悟不到的,而要靠整个躯体去领悟,我既然不遮住眼睛,何防也不遮住肉身呢?在大自然中畅快地、精神健全地、静静地裸着身子!” 我的身体在水的浸润下舒展,它多么地轻松、自由。 人体原本就是最自然不过的物质,这种赤裸地面对大自然成为令人神往的美妙情景。 惠特曼是去夏日的乡村一山泉去裸游而写下了这段文字,倘若他能在青藏高原无人区也作这样一次天浴,那他的想象会飞上天空,文字更为精彩。
清水不停地渗进我的“盆堂”,又从另一缺口处流走,浮在上面的一层肥皂泡沫也随之漂离。在无意之中,“盆”内更换着清水。尽管洗得很吃力,也不方便,水量实地不够大,有时毛巾浇水也带上黄沙,结果皮肤上到处粘满沙粒,仍不亦乐乎。 由天浴我想到了圣浴。犹太人自古就以水洗来分辨圣与俗。《新约全书》“马可福音”中记载:犹太金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到他的洗。虽然耶酥比较重实质而轻形式,但是他还是接受洗礼,耶酥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 洗礼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基督教徒由俗入圣的必要仪式之一。 庄严、圣洁,令人充溢着感动和舒适的天浴,让肉体因水而产生了变革,由表及里,穿透灵魂。 之后,我血脉舒张,头发光洁而蓬松。 我穿好衣服,身心愉悦,仿佛自己已完成了由俗入圣的仪式,成为伊甸园中没有偷吃禁果的人。放眼开去天地无暇,人心无暇且美丽。我与大自然从此没有了一丝距离。 不仅如此,我从此获得了一份博大,一份无穷。 我祈祷:生命复归生命,自然复归自然…… “走过西藏,也许,能看见天堂……”
这双天堂般的眼睛,作为我此帖的结束语,告诉我,西藏带给我的所有都将受用一生。
|
高原流浪者 不是所谓的**,是一次感受。
发表于 2012-12-1 10:36
高原流浪者 走到那里,都会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
发表于 2012-12-1 10:21
高原流浪者 走到那里,都会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
发表于 2012-12-1 10:11
半夏 楼主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哦!要不思想境界不会这么高!
发表于 2012-11-30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