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导游给我们安排妥当了,第二天就去拉市海和束河古镇。(下附拉市海和束河古镇简介)
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榴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拉市海实为断层构造湖,同时又受石灰岩溶蚀构造作用而成。入湖地表水源有南侧的清水河和北侧的美泉河。水文汇水面积265.6平方公里,湖水原从西北侧的溶洞泄出。过去,湖面季节变化显著,雨季水位高,最大蓄水量1.8亿立方米,水面9平方公里,水深可达9米;干季水位下降,甚至干涸。80年代以来,先后兴修水利,在落水洞前筑起了一个高大的堤坝,海水再也无法随意流去,而是从海东黄山哨打通的输水隧道,流入丽江城区。拉市海由季节湖变成了保持一定水位的高原湖泊,如镜的湖面倒映着玉龙雪山,越冬水鸟安然栖息,或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构成高原湿地特有的气息。
据调查,目前在拉市海湿地共有鸟类5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有3万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濒危鸟类9种,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鹤等。因而,省政府于1998年6月正式批准建立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包括拉市海、文海、吉子水库、文笔水库等4个片区,总面积6523公顷,其主体部分拉市海片区,面积5330公顷,成为候鸟的栖息乐园。
拉市海有一种珍稀濒危植物——海菜花,它对水质污染很敏感,是监测水体质量的指示植物之一,在多数受污染的高原湖泊如滇池(云南昆明)、异龙湖(云南石屏)、杞麓湖(云南玉溪)等湖泊中已绝灭。您能在拉市海里看到这个宝贝,当地俗称“砍白”。
在云南,高原盆地里的湖通常被称做海或海子,拉市海就是一个海拔2437米的湖,而且是一个神奇的季节湖,据说在指云寺就有一个与季节湖相连的落水洞。
在没有水鸟的日子里,拉市海又有一种宁静致远。
这里也是黑龙潭的水源之一,因此也成为丽江古城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束河古镇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程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 束河古镇 之古称。由此可见,早在明代,这里已是丽江的重要集镇了。 束河古镇 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鱼可数。从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村中道旁,远近汩汩有声。村庄中心有长33米、宽27米的小小四方街,与古城四方街一样可以引水冲洗。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还能照见往日的繁华。
束河古镇 曾以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早在清朝乾隆年间, 束河古镇 就开设了由政府公助的义学馆",还有三所私塾,近、现代又创办小学、中学,使 束河古镇 成为著名的人才之乡。过去 束河古镇 村从事皮革业的有300多户,日产皮鞋500双,各种皮货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 束河古镇 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在宁蒗中甸、德钦,至今还有以 束河古镇 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1942年, 束河古镇 皮匠村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
如今,倘佯于龙泉之畔,漫步于 束河古镇 古街,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作为大研古城周边民居建筑的 束河古镇 民居,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吸引着各种肤色的众多游客。
束河古镇 距离丽江7公里,距离白沙镇3公里, 束河古镇 、白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更为古朴的纳西民俗。
[ 本帖最后由 calf 于 2007-10-7 20: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