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白油青元”的回忆
李政虹
很普通的一道川菜“白油青元”,却在我父亲的心里埋藏了一辈子,成为永久的记忆和甜蜜的回忆。
翻开父亲写的自传,里面一段故事很让我感动。四十年代初期,父亲刚刚初中毕业,由于德阳罗江县城还没有办高中,需要考高中的都必须到成都参加中考,考取后才能到成都读。父亲当年读小学是跳级读的,所以初中毕业也还不满十三岁,但是为了能读上高中,他小小年纪就背着行李和干粮,让我婆婆委托贩运盐巴的赶脚队伍,带着他从罗江步行两天才到成都青石桥街,找到当年在成都做生意的远房亲戚住下,然后就抓紧时间复习准备考试。谁知,刚到成都眼睛就发炎红肿得厉害,父亲就找到附近的茶馆要了客人喝剩下的残茶敷在患处,一边看书一边吃自带的干粮,如此反复了好几天,眼睛的红肿才慢慢消退。随后父亲到了位于成都“南较场”(当时专门驻军的营区)的“成公中学”(解放后合并到“石室中学”)参加考试。考完试,父亲就和罗江县城来的几位同学一起又步行两天回到了罗江城。
暑期快结束时,成都方面发了榜,父亲被录取了,当时一学期要交一担谷子作学费,婆婆将谷子换成钱后就亲自送我父亲到成都去读高中。这次去是坐客车到的成都,父亲说婆婆当时非常高兴,路上给他买了一双翻毛新皮鞋,有餐馆的地方就要给他“打牙祭”,在成都郊外的天回镇歇脚时,婆婆挑了一家比较好馆子,让我父亲自己点喜欢吃的菜,他就叫了一份“白油青元”。
“白油青元”就是川菜中较为普通的“猪油烧青豌豆”,此菜必须事先将泡发好的干青豌豆煮熟,平常漂在冷水里。客人点了菜,厨师就要用猪油,下姜蒜米爆香后加入青豌豆和少量的金钩、干贝、火腿,大火稍微烧软所有食材后,勾芡收干汤汁调味起锅装盘,撒上香葱就可以上桌了。此菜成菜特色是汤汁奶白而青豌豆碧绿,加上金钩、干贝和火腿的香味,很受青少年时期的父亲所喜爱。父亲在他八十岁生日出版的自传中也谈到:“这顿饭让他终身回忆,因为这是他的妈妈第一次单独带他在成都餐馆吃饭,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永久的回忆”。
我从来就没有看到过自己的爷爷和婆婆,因为爷爷在我父亲一岁多就因故去世,父亲家四姊妹都是守寡一辈子的婆婆一手带大成人。婆婆是在我父亲到重庆读大学期间去世的,当时由于通讯和交通都不方便,我父亲赶回老家,婆婆也已经下葬,在安排完家庭事务后,父亲就匆匆赶回学校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就留校作了西南师范大学的助教,并已经获批报考北大研究生。但是,在准备考研的紧张复习中,一场文革浩劫使人生天翻地覆,父亲也辗转调到江油中学,桃李天下。几十年来,父亲攻读研究生的梦想一直没有停息,他时常勉励自己的儿孙努力读书,努力拼搏。终于在去年十月,我的亲侄女李莲君实现了爷爷的多年夙愿,考取了英国伦敦“帝国理工”攻读博士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父亲每年都要带领全家老少给去世的婆婆爷爷以及祖祖扫墓祭奠,真乃:“阴阳两隔,情牵两世;眷眷深情,日月可鉴”!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