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寻太白遗风执?墨染千秋意在诗。 溪岸杵针怀大志,匡山书剑许明时。 当欣红叶含羞色,更爱青莲绽艳姿。 故里画屏添锦绣,农樵多为护花痴。
作品解读赏析: 我们汇聚追寻李白文化为何这样执着呢?那是因为李白超凡脱俗的诗句墨染千秋,至今传诵。他并非天才,因小时见铁杵磨针奇问得知,成事乃功夫与恒心,遂发奋匡山苦读,学成后立志报国,将才能奉献清明的社会。 鉴于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诗友汇聚江油追寻李白文化,传承国粹之举,喜悦的心情无比激动,如赏秋山红叶,美意倍增。青莲,自古诗人形容它高雅廉洁浪漫,亭亭玉立,花开姿娇,李白,号“青莲居士”,其出生地所在的小镇也因此取名为青莲镇,三十多年前,江油诗人立社仍取其为社名一一青莲诗社。她标志着李白文化在江油根深蒂固的影响,肩负着承传李白文化后继有人的重任,愿青莲诗社的诗友们都应象莲蕾一样绽艳。 江油是李白的故里,人杰地灵,在自然美的画卷中又不断彩画着靓丽的城市美景,好看又更加耐人寻味。李白少年时就吟出了“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千古绝句。有人说这诗句是对窦圌山的赞美,而我认为更是对故里的赞美。 或许李白有意将这首绝句诗的上半去掉,不仿我们加两句看看:凝目山川美,秋来大地丰。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这不正合适么?《别匡山》的头两句“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也甚是对故里风景的赞美。 时下,故里的山川更加美丽,山岭田园大多栽满各种果树,春花满目,曾经的樵夫与耕者已成为护花使者,他们都将成为江油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主力军。写作时,“墨染千秋”、“青莲”两诗社社名巧嵌其中,意愿两诗社并肩同行,携手全国各地诗友,用诗歌,赞美盛世,呕歌新时代,发挥诗歌应有职能,让李白文化更加弘扬光大,为承传国粹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