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程派青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月的独行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4:40: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程派青衣 于 2011-12-17 14:41 编辑


找到城门时……


城门边的土地爷爷很睿智,土地奶奶很慈祥……


运山古城城门,不加维修的话,还能坚持几年?


难度很大的自拍……


城门门额掉在门洞子里,至少有几年了……


确认一下,是东门……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4:57: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程派青衣 于 2011-12-17 20:38 编辑

以下,是宝祐纪功碑的碑文

宝祐甲寅秋八月令
制使西清蒲公檄■■■侯大悦摄蓬郡,民安其政。越明年,■■■侵入,伺东城门弥旬,意叵测。侯■■■■忽备,惟整静以待之。竟不果犯,引去。
宪漕开国施公目击其事,器侯为能,请于■制梱,以正辟用于蓬。
■秋,梱令调兵增戍,侯会诸头目议峻东门之险屯戍,部辖袁升、廖友兴、黄拱、蒲叔洪,并本部蔡世隆、牛国才,冉雄飞等咸欣然曰,“诺。”遂以八月■(“■”,三点水+能字左边)吉,简工役、食制廪,凿崖通道,辟重门,拓旧址而■之■,楼■其上,阖城文武官吏士民与■其■,三■月而成。洎冬涉春,哨骑再来,则不■■■。是役也,备胜。侯■■谋。佥谓侯■■■■。然书功非侯■■■■展忧。仆■■■■抵郡顾瞻,营■■■一新,因■■■■■叚劳绩,宜磨■■■■允谐■■■。宝祐四年八月■日■■■■■(以下佚)

记录了一位将领的成长过程。
南宋理宗宝祐初年,侯大悦在蓬安的城防中兢兢业业,没有给蒙古人机会。宝祐四年(1256),省上的领导相当满意,决定通令嘉奖。嘉奖令被全文镌刻在运山古城东门悬崖边的石壁上,成为证明宋元两军在四川作战的重要史料。
据《元史》记载,元宪宗八年(1258)十二月,蓬安守将“张大悦”归降元朝,仍守运山。
如无别解,纪功碑能证明元史把降将名字搞错了。
碑上人为凿去的字迹,能不能猜想为,侯大悦对旧主心存愧疚,命人凿去部分字迹?


补充内容 (2014-5-27 15:44):
闹了个笑话。“侯”是宋人的敬称语,常用于州县级官员。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5:00:3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这面绝壁,像电影荧幕,很难拍下全貌……


宝祐甲寅,1256年。


守将的名字:侯大悦。


我的包包,证明我来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5:08:2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画面远方是来时的土公路,下山时抄了一段近路,这是过去上山的石板路。附近的城门可能正是因为修公路而拆掉了。


略有成就感,自赏巨大牛肉干一块 ……


返程时遇到赶场回山的老乡……


回家才注意到这张照片,崖边明显有人为的石垒,遗憾……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5#
发表于 2011-12-17 15:40:2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非常不错的游记,有解说还有图片.先签到,慢慢看

点评

醉卧红尘  规矩的。 

发表于 2011-12-18 14:12

程派青衣  欢迎。我哪天想去玄中寺了,找你问哈路噢…… 

发表于 2011-12-17 20:40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6#
发表于 2011-12-18 08:30: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今天又来与青衣分享胜利果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7#
发表于 2011-12-18 10:52:5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分享了,楼主“考古”辛苦了!

点评

程派青衣  谢谢。乐在其中…… 

发表于 2011-12-18 14:46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4:52: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烟山旧事逝云烟
青居城(淳祐古城)所在的烟山,与青居古镇相对,嘉陵江绕青居古镇而过,顺便把烟山也绕进去了。当地人称烟山为烟山顶,可见其高。
山东济南附近有“齐烟九点”之盛名,移植过来,也可以猜想烟山之得名,或许正是大江之上,一峰突出,烟云缭绕。但烟字对于存在于烟山顶上的青居城,竟然成了一谶:此烟,可以看成逝如云烟之意了。
青居城名列南宋抗元古城“川中八柱”之一,烟山呈三棱锥形,一面临江,两面皆有公路盘旋而上——公路彻底改变了烟山的风貌。
在青居老街上吃的19个大汤圆使我轻易攻克了盘旋而上的公路,看见路边的文物保护碑,我才深信:肯定是这里了。山顶完全看不见古城的气象,新辟的一大片“嘉陵江曲流”观景台令我心头一紧。毫无疑问,这个观景台就是占据了古城的地面而建成的。具讽刺性的是,一个游人也没有——我不算,我是来看古城的。
找幅地图看,嘉陵江像一挂肥肠,扭了一千多公里,哪里没有曲流?哪里不可以观赏曲流?毁一个不可恢复的真古董,建一个假古董或失败的新景点,某些人,它们总是乐此不疲。唉,可汗的子孙,你们当年打四川,咋不带挖挖车来嘛?
只剩下失望,但还是在附近转了一大圈,与古城相关的,我只找到一处泉池、一处瞭台残迹,以及一段几十米的城墙。
各地南宋古城的遗址,古城古寺似乎总是伴生的,青居城在今天有个“大佛洞”,空寂无一人。
上天给远来的客人发了一个安慰奖。打算离开时,意外碰上一位骑摩托车上山采摘野菊花的老人,攀谈几句之后,请老人捎我到山下搭车。老人问明我要去高坪、再去南充,竟说,同路同路,我带你到高坪!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5:05:0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青居老街。问“青居城”时,都答,“这里就是啊……”


上烟山的公路边上有一眼泉,水洁净、可口,散步的人有顺便打水的。这应该是元青居城内的饮用水源。


一段小径,应该是原来进城的山道,当地人提醒我不要走,我听了。


幸好听了,否则可能被这墙挡住。这应该是将来收费景区的围墙。


我问城门,当地人说,“就是这个……”郁闷。这是所谓“嘉陵江曲流观景台”的门坊,实际上,这位置正是过去青居城的城门。


就是这里。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6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5:18:0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循一条无人的小径,在崖边找到这个泉池,这里更靠近内城,也是城内的饮用水源。


上去是一个瞭望台(或者就是一个城门)的废址,上面可以俯瞰嘉陵江。


这块巨石知道青居城所有的故事……


仅剩的一段围墙,从位置来看,这里已是山顶,墙是外中内三层的最内层,这里攻破,城就该“玉碎”了。南宋青居城是以投降结束的。


城墙


城墙


很多古城的城墙上都生有黄桷树,这里也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