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温州出了个政策,说是给生一孩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一次性补贴一千两千三千元。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目前年轻人为什么要四不(不结婚,不生育,不买房,不消费),为什么现在的社会结婚率越来越低,离婚率越来越高。说白了就是压力太大——缺钱。当一切的希望都最终变成失望的时候,当拼尽全力也不能改变现状的时候,那么就只有一条路,消极的活着——躺平。
可以想想,一个孩子补贴几千元钱,跟抚养大一个孩子要花费差不多五十万金钱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生得起的会不在乎这点鸡毛蒜皮的钱。生不起的仍然生不起,有了这点钱不过就够一两个月的奶粉钱,起不了任何作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动大手术,从根源上找办法,那么一切随之烟消云散,结婚率生育率自然而然就会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发钱根本没一点卵用,治标不治本。
办法是:首先整顿就业环境,消灭私营企业。在中国,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都是国家政策的破坏者,欺上瞒下地不给员工交养老保险,随意裁员并且还不按政策进行补偿,996、007的创造者,女职工一旦怀孕生育千方百计逼迫女职工离职等等,都是私营企业的拿手好戏。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可以说是人人自危,随时处在今天还在上班,明天就可能被炒鱿鱼的境地
在这样的自身都没有任何保障的就业环境下,谁还敢一心一意工作,还敢结婚生子呢?动物都知道,在食物缺乏的季节,都会选择不生不育,人也是一样的。只有保障了外部环境的稳定,才能激发人的热情。在刚刚解放的时候,为什么能出现雷锋、焦裕禄、时传祥这些人物,现在为什么就没有了呢?那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稳定才能安居,安居才能乐业。
其次就是从法律上进行保障。在古代就有法律规定,民间男女达到法定年龄就必须婚嫁,不遵守的就要坐牢。目前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女的达到法定婚龄的必须结婚,不结婚的坐牢,婚后能生育的无故不生的罚款,离婚了的也必须再婚,这样什么大龄剩女、小三、情人、高价彩礼等等这些都不会再有市场,结婚率自然就高了,离婚率低了,生育率也就起来了。
最后就是降低房价、医疗教育成本,让老百姓既生得起又养得起,增加托儿机构,大力推进社会福利机构,让女职工不再因为害怕怀孕生育被企业辞退,承受事业夭折的风险,也不用因为要带孩子而成为全职家庭主妇。这样男方不会因女方无收入承受过重的家庭重担,女方也可在生育后顺利返回工作岗位,共建新家。这样则家和万事兴,民富则国强。
如此的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生育率想不起来都不可能。比那些专家的奇葩建议靠谱得多多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