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读耿津<<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打印本页]

作者: 亮堂堂    时间: 2017-1-6 18:13
标题: 读耿津<<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读 耿津<<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数亩东臯宅,青春独屏客。家贫童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休看读了书 。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
      
当这样一首唐诗,跳入眼帘。不免要去读解作者的情感脉络和潜在的意识表达与指向。这也是我的老师和朋友,曾经反复给予、指出。应该反复加强的修行。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也已经习惯了,用文字的链条去把握潜藏的脉络、去触及和体会作者的心境、意态。由此,在书本之上,作者的诗篇处,落笔我的认知和见解。虽说不是很满意,但也能体会一些、把握一些生活的经验和学习提高的帮助吧。故而今天,再次翻阅该诗时,要将这篇读书笔记给整理出来。
      诗人耿津在全诗的气场氛围里,完全被惆怅所覆盖。因此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知,写下了这篇<<春日即事>>。既然是即事,就应该是诗人跳起在心的感觉,当即落墨而成的作品。之所以被传承下来,我看还是诗人的感触对生活,或多或少的提醒和审视的思考所带来的。况且这一类诗歌,在全唐诗里也是一例范本。(封建社会的官本位,必然造成这种现象)。
     这种落寞了、寂寥了,勾勒而出世态炎凉。正所谓:市井之气、浮华之风。常常给文人"风骨"以无情的侵蚀、吞没。故而"风骨"在我看来 ,只应在其文章里去体现----做人和 思想的清迈。这种气质,它可以约束一个人自己的行为日常。但在人群里,他不可以"不食人间烟火",而把自己给隔膜开和常人的日常的生活交往。不然,他就会"脱节"自己所处的小环境,小气场"生活日常",而显得更加格格不入。也就会造成诗人的这种人生经历和生活的认知。成为这中必然的悲剧角色。
    不然,也会造成很多的生活冲突,也就会面对彼此交往的"曲高和寡"、"对牛弹琴"。这也难怪古人沉淀了一声嗟叹 :"诗向会者吟,琴觅知音弹"。但细细想来,整个社会都是这种向会者吟、知音弹。那么,社会里的大多数,必然会被这些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给隔膜开来。也必然会造成时代发展的脱节,而没有后来者。也就失去了文化被归类科学的根本意义!毕竟文化的根本,正如巴金先生所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到生活。"。文化交流的目的,也就是回到了生活,从而关照生活、引领生活...让大家都能在一方天地里,不断修行和提高。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大同"和"经济济世"的人文关怀。我想这才是文化的功用和它的必须。
     作为一个人,立命于世。必然有他生活形成的社交圈子。就像这些词语:"社会"、“”江湖"...杂乱而纷复的揉和在一起,衍生而出的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的日常的生活常态。
     我们谈"风骨"不可以单纯的把作者生活在提炼之后的思想生活,给我们自己,或者孩子们看。我想还是应该把这些琐细的日常生活,关照进文章,联系起来审视。
    对于文人的风骨,我是由衷的佩服!佩服他们生活艰辛的付出和体验。而形成他们这种不同于常人的格调、气韵,而造成的清迈,甚至气象的宏大与磅礴......
   但对于我和我这种,原本就生活在社会最基础的一个普通市民,普通的生活气场里的人。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与人交道,而立命修行。这恐怕还真要以这些生活矛盾柔和成为一团,又独立于自己的修行,来警醒自己,把握自己。这是值得人,反反复复,要去完成的功课。
   当然,这样还得自我审视自己,看清自己,从而达到辨人、识人、交友,以及汇聚时光之中,体验到古人文章的思想,脉络,究竟有多少的"杂质"尤其是生活的底线,不可以被自己的无知,被所谓的"友情"绑架,而伤害自己立志的方向,我想我的这篇读书笔记也就有了它的真正意义。
                                                                2017.1.3夜.整理去年的读书笔记。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7-1-11 20:20
辛苦了,继续哈
作者: 亮堂堂    时间: 2017-1-11 21:36
流才氓 发表于 2017-1-11 20:20
辛苦了,继续哈

你哥子就一句话,继续。这段时间我整理笔记和诗歌,太忙了。要休息几天再手继续了!见谅哈!:P
作者: 匆匆    时间: 2017-1-17 11:51
:victory::victory:
作者: 亮堂堂    时间: 2017-1-17 13:08
匆匆 发表于 2017-1-17 11:51

好久不见了,匆匆一别,又是一年来到了!改天又一起去山水中,放任我们惬意的脚步哈!

作者: 青莲孤客    时间: 2017-2-17 15:38
说得有理!

作者: 亮堂堂    时间: 2017-2-18 16:37
青莲孤客 发表于 2017-2-17 15:38
说得有理!

谢谢你的参与和留言!:)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hd.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