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虎牙瀑布 [打印本页]

作者: 雾山客    时间: 2015-10-8 18:21
标题: 虎牙瀑布
平武虎牙,由于高山大峡谷地势造就了很多各种形态瀑布。

_虎牙飞瀑1.jpg (191.55 KB, 下载次数: 45)

_虎牙飞瀑1.jpg

虎牙大瀑布1.jpg (74.11 KB, 下载次数: 49)

虎牙大瀑布1.jpg

虎牙大瀑布2.jpg (98.8 KB, 下载次数: 44)

虎牙大瀑布2.jpg

虎牙大瀑布3.jpg (105.66 KB, 下载次数: 48)

虎牙大瀑布3.jpg

虎牙飞瀑2.jpg (127.09 KB, 下载次数: 48)

虎牙飞瀑2.jpg

虎牙飞瀑3.jpg (111.24 KB, 下载次数: 44)

虎牙飞瀑3.jpg

虎牙高瀑布.jpg (156.02 KB, 下载次数: 51)

虎牙高瀑布.jpg

虎牙-高山流水.jpg (149.54 KB, 下载次数: 45)

虎牙-高山流水.jpg

虎牙流水.jpg (179.64 KB, 下载次数: 46)

虎牙流水.jpg

虎牙双瀑.jpg (126.12 KB, 下载次数: 47)

虎牙双瀑.jpg

林中飞瀑.jpg (178.77 KB, 下载次数: 47)

林中飞瀑.jpg

一线天飞瀑.jpg (83.66 KB, 下载次数: 42)

一线天飞瀑.jpg

一线天小瀑布.jpg (92.02 KB, 下载次数: 46)

一线天小瀑布.jpg

作者: →游俠!    时间: 2015-10-8 19:15
不错!非常漂亮!但不知道吃,住环境如何?
作者: 雾山客    时间: 2015-10-8 19:19
→游俠! 发表于 2015-10-8 19:15
不错!非常漂亮!但不知道吃,住环境如何?

在离虎牙大门约14KM有个高山堡村,那里可以住宿,每天每人带两顿餐80元。

作者: 雾山客    时间: 2015-10-8 19:20
→游俠! 发表于 2015-10-8 19:15
不错!非常漂亮!但不知道吃,住环境如何?

如果自驾游,可以住在场镇上,其条件相对好一些。
作者: →游俠!    时间: 2015-10-8 19:28
雾山客 发表于 2015-10-8 19:20
如果自驾游,可以住在场镇上,其条件相对好一些。

谢谢!我们计划自驾游大约20个人觉得住哪里比较好?

作者: 雾山客    时间: 2015-10-8 19:47
→游俠! 发表于 2015-10-8 19:28
谢谢!我们计划自驾游大约20个人觉得住哪里比较好?

场镇卫生条件好一些。高山堡是住农家,吃农家,环境要差一些,但当地人还是淳朴。沟里往平坝有招待所,我们没有去,据说是谭力当年修的行宫,价格比较贵。

作者: 雾山客    时间: 2015-10-8 19:51
→游俠! 发表于 2015-10-8 19:28
谢谢!我们计划自驾游大约20个人觉得住哪里比较好?

如果住高山堡村农家最好事前联系。
作者: 雾山客    时间: 2015-10-8 19:59
转帖:1、景区里边只有移动手机有信号。如果你是联通电信,记得同路人有个移动,不然到了景区里边和住宿的客栈老板联系会有问题。 2、景区里边车辆导航可能不再好使,有必要关注一下虎牙大峡谷的微信公众账号(huyadaxia)。里边会涉及住宿攻略,自驾游攻略等 3、游玩时间:一般可以当天自驾到达,晚上在景区里边的高山堡村住宿,爬山,吃饭。 4、进入景区约12公里到达高山堡村,这是最靠近峡谷的一个村落。在里边可以入住,木头小房,接待能力较差,洗漱不是很方便 5、哦,对了,一定要提前电话预定,景区里的高山堡村做接待的不是很多,接待能力有限,到了节假日都会爆满,所以一定要预定好了再去。
作者: →游俠!    时间: 2015-10-8 22:25
雾山客 发表于 2015-10-8 19:59
转帖:1、景区里边只有移动手机有信号。如果你是联通电信,记得同路人有个移动,不然到了景区里边和住宿的 ...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

作者: 行行摄摄    时间: 2015-10-8 22:26
:victory::victory::victory:
作者: triangle1982    时间: 2015-10-9 08:19
雾山客 发表于 2015-10-8 19:47
场镇卫生条件好一些。高山堡是住农家,吃农家,环境要差一些,但当地人还是淳朴。沟里往平坝有招待所,我 ...

沟里招待所400元一晚,我们6月去的时候就这个价格
作者: 邓勇    时间: 2015-10-18 16:17
400?好贵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hd.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