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重阳登山见“救兵粮”怀旧(二首)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2 22:29
标题: 重阳登山见“救兵粮”怀旧(二首)
(一)
火棘红藤串,
尝之入口酸。
常思年幼苦,
野果度三餐。
(二)
重阳游故地,
漫步上山梁。
日照松针翠,
风吹棘枣香。
春冬无米面,
肚饿怨爹娘。
痛忆儿时苦,
难忘救命粮。
(注:“棘枣”指棘树上的酸枣,又名“火棘”,是一种豌豆米大小的红色野果,俗称“救兵粮”。伙食团时期常采之充饥,百姓称之“救命粮”。)
2014年10月2日
作者: 也说丁丁 时间: 2014-10-3 10:46
不堪回首少年時,
而今青壮几人知?
欲向夏虫說冰雪,
饱汉不晓饿汉饥.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3 22:16
温萌 发表于 2014-10-3 08:27 
哎,就坐坐藤椅吧。
重九友人踏秋山,
说得实好,谢谢激励:“忆旧可要常思甜”、“换个心情活一遍“。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3 22:17
独步天涯 发表于 2014-10-3 09:02 
第一首好。
:handshake谢谢!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3 22:23
独步天涯 发表于 2014-10-3 09:11 
第二首稍弱。好诗如画,不宜满纸泼墨尽现秋毫,适当留白效果更佳。
:handshake感谢指教!“尽现秋毫”可能是我写诗的毛病症结。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3 22:28
也说丁丁 发表于 2014-10-3 10:46 
不堪回首少年時,
而今青壮几人知?
欲向夏虫說冰雪,
是啊,六零后的人有谁知道五十年代“大伙食团”生活之苦哟!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3 22:36
受青衣点拨,将第一首修改如下:
火棘红藤串,
尝之口吐酸。
常思童子苦,
野果度三餐。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4 10:23
程派青衣 发表于 2014-10-3 22:52 
不是点拨,抱膀子而已。觉得有改得草率的地方:
“童子”侧重于人物,对时间的交代较模糊,“幼年”时间 ...
采纳青衣高见,第一首再改为:
火棘红藤串,
尝之舌泛酸。
常思幼年苦,
野果度三餐。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4 15:37
温萌 发表于 2014-10-4 09:29 
其实我觉得第一首不改就行了,越改越差。年幼和幼年差不多。而且年幼包含的时间范围似乎比幼年要宽些 ...
多蒙好友指点,我确实犯了常识性错误,我将“火棘”与“酸枣”两种野果混淆一起了,特向各位朋友及读者致歉,并将拙诗(含注释)修改如下:
(一)
火棘红藤串,
尝之涩且酸。
常思年幼苦,
野果度三餐。
(二)
重阳游故地,
漫步上山梁。
日照松针翠,
风吹赤果香。
春冬无米面,
肚饿怨爹娘。
痛忆儿时苦,
难忘救命粮。
(注:“火棘”又名“火把果”、“赤果”、“救兵粮”等,果实状如豌豆米大小、色橘红,药名“赤阳子”。五十年代“伙食团”时期,我等常采此野果充饥,老百姓称之为“救命粮”。)
2014年10月2日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5 23:44
温萌 发表于 2014-10-4 22:23 
保剑锋从磨砺出。对改的好,我就说改什么舌泛酸,当时我也想到苦涩的涩或直接说食之就泛酸,现在你改成食之 ...
看了好友的肯定赞许,我很受鼓励。但我深知自己的“诗”过于直白,缺乏含蓄的诗味。
我想学习白居易“明白如话”的写诗风格,但总是不得要领哟。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5 23:49
温萌 发表于 2014-10-4 22:23 
保剑锋从磨砺出。对改的好,我就说改什么舌泛酸,当时我也想到苦涩的涩或直接说食之就泛酸,现在你改成食之 ...
看到好友的赞许,我很受鼓励。但我深知自己的诗过于直白,缺少含蓄的诗意。
我想学习白居易“明白如话”的写诗风格,但又不得要领哟。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5 23:51
看到好友的赞许,我很受鼓励。但我深知自己的诗过于直白,缺少含蓄的诗意。
我想学习白居易“明白如话”的写诗风格,但又不得要领哟。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4-10-24 21:42
本帖最后由 三川贤夫 于 2014-10-24 21:43 编辑
温萌 发表于 2014-10-16 21:08 
这是你自己的风格,旁人只能读,品,没法越厨代庖。抱歉哈。实际你这种风格也好,白开水,酽茶,咖啡,饮 ...
是啊,风格各异,口味不同,爱好有别。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hd.sc518.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