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小溪坝的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4-26 16:11
标题: 小溪坝的记忆
小溪坝,地处江油,梓潼,剑阁三县交界处。距江油市区29公里。北与重华镇相邻,东与河口镇接壤,南与东安乡交界,西与双河口镇毗邻。位于江油市境东南部,距市区28公里。宝成铁路过境,小溪坝因境内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的小溪而得名。小溪坝镇前身为五星乡,1953年1月建立,隶属江油县重华区管辖,乡政府机关始驻五里坝(今小溪坝镇五里坝村),1955年11月迁至神龙河(今小溪坝镇神龙河村)。1958年改五星公社,公社革委会驻地1961年迁至小溪坝。1974年重华区机关迁驻小溪坝。1981年11月五星公社更名为小溪坝公社。1984年1月小溪坝公社改为小溪坝乡,1984年12月建立小溪坝镇。1987年2月重华区、小溪坝镇合署办公。1991年1月将新兴乡赵家河、民政两村划归小溪坝镇管辖,小溪坝镇下辖行政村由9个增至11个。1992年9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重华区,小溪坝镇受江油市直接管辖。位于小溪坝镇东部4公里的阴坪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可谓山清水秀。潼江河环绕阴坪,并在此形成宽达100余米的河道,水面平缓,绵延数里。背靠的是玉屏山,俗称皇帝山,是一座平顶山,山上林木茂盛。相传明建文帝被皇叔朱棣夺位,携嫔妃和大量珠宝从阴坪古道入川,见阴坪坝(阴坪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进,一日便可达剑门蜀道;退,则可抵西南,建文帝便在山中藏匿,故而得名。建文帝为祈求天下太平,出资修建一座寺庙,取名太平寺。岂料,暴露行踪,被永乐皇帝的耳目追杀成功,遂将寺名取大功告成之意改为告成寺。

  告成寺坐落于皇帝山脚下,是清代初期古建筑群(现存)。三进四重殿,是江油市除窦圌山云岩寺外,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具有历史文物和旅游开发价值。以告成寺形成的传统古庙会,每年吸引四邻八乡数千人参加,每年春节期间,庙会文化活动更是该村的一大文化景观。

  阴坪坝还是古阴坪郡所在地。据史载阴坪郡从东晋建制开始,历代统治者在阴坪设县置郡,历经刘宋、南齐、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宋朝,历史长达千余年。宋末元兵大举南下,阴坪古郡毁于战火。城中官员、百姓纷纷出逃,战后,阴坪古镇再也无人居住,并被埋于地下,沉睡千年。绵广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沉睡千年的古城才得重见天日,经 小溪坝阴坪村
四川省文化厅、交通厅反复磋商,一致决定勘探、发掘阴坪古郡,从2001年1月至4月,经近达三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片、瓷片,及少量铜器、铁器、铜钱,及大型排水沟和排水管,通过发掘证实了宋代阴坪县建制的具体地点就是今天的小溪坝镇阴坪村,同时表明这个村“阴坪”之名近千年来未曾改变,这里曾是古代著名的阴坪道上重要的一段。

  阴坪坝是一个古冲积平原,土壤肥厚,水源丰富,物产丰饶,旱涝保收,可谓“风水宝地”。阴坪古郡遗址,告成寺古建筑群等厚重的历史古迹,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水,加上四川省长防林工程自然森林景观,再加上境内绵广高速公路、宝成复线铁路、中雁公路横贯全镇,交通四通八达,
     孩提时来到小溪坝,刚到就遇到那年涨洪水,小溪坝的公路桥在洪水的冲击下感到很是不堪一击,谁也没想到那条小溪居然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水面距桥面就很短的距离,一个大的浪花会漫上桥的,洪水过去,小溪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清清的溪水是我们夏日的最爱,黑星潭是每个小溪坝的男孩必去的地方,不过每到夏季总会有溺水的学生,让我们一般不敢一个人去的了。我们身处这样一个小城镇,拥有的是那个年代一直的真诚,和侠义,青春的我们时常四处游荡,总觉得小说和传奇里的英雄就是自己,但是有个特点,就是在当时的江湖里,小溪坝的还是有些地位的,而且是不沾毒的,过去就像一本书,本想慢慢的翻开,可又觉得会有些刺痛,还是慢慢的翻吧。
作者: 东方蜘蛛    时间: 2009-4-26 16:49
sc518dabin13

pyc.jpg (169.37 KB, 下载次数: 184)

pyc.jpg

作者: 醉猴1    时间: 2009-4-27 11:12
与梓潼,剑阁不应是交界处哟!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4-27 12:16
是有点笼统,不过我们一直都是这样介绍的,主要是因为原来的河口和东安都是属于小溪坝的行政区域,就这样讲了。
    说起来,以前的小溪坝可真是牛,八十年代的时间,从宝成线呼啸而过的火车中的客运车,除了7,8次不在小溪坝停,其他的车都要在这里停,因为小溪坝的特殊位置,随着我们长大了,火车慢慢的还少了,到现在只有可怜的那一趟慢车,还在小溪坝往返来回,不过现在的交通方便了,到绵阳不怕超速的话只要半个小时可以到,到江油时间反而差不了多少,以前的坝子里除了水泥厂,再没有其他的企业,现在可多了些,现在的二垭子到镇上基本上要联通了,不过80年代就有个规划的公园到现在也没见影子。熟悉的人好多都也不在小溪坝住了,江油,绵阳,成都都有。遇到的时间还常回忆过去。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09-4-27 12:43
好文章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4-27 13:32
说起那时的牛,是因为有个六号库,和三点五,都是有武警站岗的地方啊!每次我们国家有什么大事,可能我们比一般的先知道,因为他们的运输是要从三点五开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在我们的眼里是那样的神秘,于是和我们一起上学的九院子弟可是显得很是高傲,看第一部电影,是在六号库,还有一部是在三点五,想当年,战旗歌舞团到河口三千米慰问演出的时间,我们在返回的车上看着浩荡的车流,不知怎么还很激动,我当时还是坐在第二排的,
作者: 优雅猫    时间: 2009-4-28 07:38
小溪坝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回味,谈不上甜蜜或者苦涩。我家距小溪吧北边5里路。少年的时代,跟我妈上山挖黄连根,然后剁成片,背到小溪坝街上卖。我在小溪坝机砖厂打工8年,虽然很辛苦,但是对我是一段很宝贵的阅历。我想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在一个地方忍耐那么久的。感谢楼主的这个帖子……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4-28 13:29
小溪坝和九院的关系应该是他的大门,出入均要经过这里,因为九院的所有的所离小溪坝都近,主要是铁路交通,所以在那里能看到小溪坝的电话也是很正常的了,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4-28 13:45
很高兴能看到老乡的贴,你在机砖厂打工八年,应该是从事的轻松工作吧,我在猜也许认识你啊
作者: 东方蜘蛛    时间: 2009-4-28 13:53
本帖最后由 东方蜘蛛 于 2009-4-28 13:58 编辑

我们那个年代,最早看的黑白电视就是在小溪坝看的,五中学校也带我们学生到“曙光”六号库)看过好几次电影,星期六还去“曙光”六号库)洗过澡;在“三点五”看过电视“机”(因为那时晚上专门跑几里路去看电视,人太多,我们小孩子根本挤不进去,也看不到放的什么内容,只是记得屏幕上有“人影”出现)......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4-28 16:59
基本都不远啊,柳沟那里离小溪坝也不远,那个时间每天六号库,(就是曙光山上)有趟车往返小溪坝和梓潼运送生活物资和其他的物资话车就要多些,还记得那个时间有个金师傅,就是九院开车的,地位高着呢,蜘蛛大哥还是可以啊,周末在曙光洗个澡,说起来看电影真是笑人,那个坝子不大,是个蓝球场,有几个台阶,一到放电影的时间就是满的啊
作者: 醉猴1    时间: 2009-4-28 21:43
我去你说的那个曙光看了几次坝坝电影哟!
作者: 月亮和星星    时间: 2009-4-29 14:18
我在小溪坝读了几年书,那里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作者: 60年代的往事    时间: 2009-4-29 15:51
阿锋,你那么熟悉小溪坝,请你多说点九院的故事,我在收集有关三线建设的文史资料。QQ772668239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5-1 15:39
今天是五一,我在昆明祝福看到我的祝福的朋友节日快乐
作者: 观雾岚岫    时间: 2009-5-3 11:36
呵呵。。。。。。。。。。。。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5-3 14:26
本帖最后由 阿锋 于 2009-5-3 14:41 编辑

老乡,说的对,不过以前到是停的多,237,238,164,165,145,146多着呢,除了7,8次不停,其余的都要停,不过后来被慢慢的减了,现在只有以前的503,504,了,还改了名字的
作者: 阿锋    时间: 2009-5-4 12:22
期待大家在这里留下你们的回忆
作者: 阿锋    时间: 2012-3-26 22:21
小溪坝,留下太多的回忆,有朋友请来留个脚印
作者: 心如镜    时间: 2012-3-27 18:37
阿锋 发表于 2009-4-27 13:32
说起那时的牛,是因为有个六号库,和三点五,都是有武警站岗的地方啊!每次我们国家有什么大事,可能我们比 ...

那次演出是不是1986年9月,“血染的风彩”就是我在三千米听到演唱的的,那次可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观看,
作者: 阿锋    时间: 2012-3-27 18:40
应该是吧,那个时间很小,晚上坐的六号库的车去的,挤在第二排,洋盘的很哦:P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hd.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