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补丁文儿〈一〉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云居士
时间:
2009-4-17 03:12
标题:
补丁文儿〈一〉
本帖最后由 闲云居士 于 2009-4-17 03:16 编辑
是年近六旬时日不多还是童心未泯?近来俺常想起生活中的趣事、糗事。星星点点虽不起眼,但毕竟点缀了我五十七年的生活,就如同一件被岁月风霜侵蚀过的旧衣上的补丁,虽斑驳,但不可忽略它们也存在过。
(一)顽皮的仇三妹之——偷补药
我在家中排行老四,但因前边有两个姐姐,故姊妹顺序行三,按四川人习惯,乳名就叫:三妹。
父亲是县中医院的医生,早年曾在川军中当过“医官”,又在中美协和医院待过。母亲是故乡小城南华宫大茶楼的二小姐,因外祖母下世太早,大姨妈又是残疾人,故母亲未出阁前就是茶楼的内掌柜。父亲的开明豁达,母亲的精明能干,使虽清贫的家庭和睦、温馨、民主。俗语: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因我是幺妹,上有父母疼爱,下有哥姐呵护,从小就慧黠顽皮,长辈们都叫我:散气包(开心果之意)。
因母亲有陈疾,故家中常备:乳白鱼肝油。在五十几年前哪可是金贵的东西,补药呀!虽放在木板柜里,但我总能偷出来饱口福!(那玩艺儿甜!!!)
那时我才三、四岁,往往等上班、上学的走了,妈妈也出门看午场川剧了,俺这小窃贼就会脚踏一个小矮凳,用一把竹尺穿过木柜提手的铜环,利用扛杆原理(嘿嘿,当时不知什么原理,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也是科学哟),把竹尺的一端放在肩上抬开沉重的木盖,探身双手抱出鱼肝油瓶,小心翼翼退下小凳,用小手旋开瓶盖(鱼肝油太粘,盖旋紧了不易打开,妈妈为方便每次服后只是虚旋一下),把一双长筷子伸进去在瓶里顺一个方向裹动,待粘稠的一团比瓶口略小时,就轻轻取出筷子:右手执筷,左手护在糖球下,小心翼翼舒适的半躺在家中一把竹躺椅上,惬意的学大人翘着二郎腿,慢慢吮舔这窃来之物。把一双筷子舔的比水洗的还干净后又插回竹筷筒里,再用小几上给爸爸泡好的温茶水漱漱口,对着镜子用别在胸前的小手绢擦干净嘴角鱼肝油的痕迹,依照前边的方法将鱼肝油放回原处后,就乖乖的坐在门槛上看街对门李长生家肥肠店进进出出满嘴红油的食客。李长生的老婆经常会在呵斥她儿子李二娃时拿我当表率:“你娃太匪了!你看人家仇三妹好乖!三、四岁就会守家看门。你都五、六岁了光晓得吃!”我则往往看着李二娃那“双龙出洞”(流鼻涕)的脏脸,回一稚憨的傻笑。
由于我人小鬼大,时间拿捏的准,干的也算干净利索,这勾当家里人一直没发现!还是成人后在弟兄姊妹间调侃时坦白交待了这一“罪行”,惹得哥哥、姐姐们笑的前仰后合。大姐说:“难怪妈那时老说这鱼肝油咋这不经吃”?二姐也笑骂:“这偷嘴狗!难怪长的又高又胖又白,原来从小就吃补药”!
今天搁笔,如有人回帖顶,俺将继续把仇三妹系列写下去。sc51820
作者:
961018494
时间:
2009-4-17 04:02
我来顶一下sc51870
作者:
松风水月
时间:
2009-4-17 09:25
色彩斑斓的童年让我们回味无穷,闲云老师虽比我年长,但写的这些事都曾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我小时也背着母亲偷过家里的饼干,呵呵)。我在看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时,曾在心中引起过强烈的共鸣。期待您的下一篇。。。。
作者:
东方蜘蛛
时间:
2009-4-17 11:11
偷过家里的黄豆拿出去炒来吃sc5188
作者:
醉猴1
时间:
2009-4-17 13:28
闲云老师的童年趣亊叙述的很精采,期待着第二篇的发表!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hd.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