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金迷纸醉 [打印本页]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7-4 08:50
标题: 金迷纸醉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7-4 09:10 编辑

越女采莲秋水畔……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离愁引着江南岸。

这是欧阳修的词,也是《神雕侠侣》的序曲
欧醉翁的词很多,流传很广,就他的以《蝶恋花》为名的就有许多
金大侠为什么恰恰选择了这阕呢,是因为金大侠出生在越国,24岁时就离开了故土
我想他看到“越”就和我见到“蜀”一样,总会特别地关注、喜欢、留连……
我们都会对家乡的美丽风景美好传说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他的《越女剑》就是专门讲西施的故事

《神雕侠侣》的开场场景在浙江嘉兴,这是金庸上中学的地方
南湖一定给金庸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让背井离乡的他时常梦萦魂绕
那些秀美的湖光山色,那些天真的儿时伙伴,都是金庸怀念的对象,也是他笔下的道具与演员
我总隐隐觉得杨过的身上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作者通过杨过追忆过去,实现许多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
还对一些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人表达感激与珍视
也许在现实里没有机会,也许在事实上没有必要:亲口挨个儿去诉说、去表白
于是他就通过写作的方式娓娓地道来了,于是我们就有了这么多好看的金书可看

关于嘉兴,有一点我还没从金书里看到:嘉兴的粽子特别好吃
记得以前在老家吃的粽子,就一个糯米疙瘩蘸着红糖水吃。
对于我这个不喜好甜食的人来说:太不好吃啦!
嘉兴粽子以咸香为主,很好吃,做起来也不是很麻烦,我不但学会了吃还学会了做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为,请让我回来,回来卖粽子,卖粽子……






补充内容 (2011-7-20 07:58):
后来,还果真从书里看到了粽子,是由程英做给杨过吃的。程英还以为杨过猜出她是江南人嘉兴人,结果杨过是想利用粽子的粘性知道程英书写的内容……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7-5 10:56
何沅君

何沅君是《神雕侠侣》的背景人物,没有一个造型一句台词,我只能通过别人的描述来还原她绰约的身姿
小说中第一个提到她的是武三通,武将程英当成沅君,宣泄着他深藏心底的思念
而武没有一见到程英就这样,而是和陆程二人有了一定的接触后才这样;
也没有对与程英同龄的陆无双这样,而是单单对程英这样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沅君和程英有几分神似
所以我觉得沅君应该和程英一样:外秀慧中,温婉隐忍

小沅君和程英一样从小孤苦,但是童年的她似乎比程英幸运些,因为有了武氏夫妇的收养,她没有流离失所过
她一定非常感激武氏夫妇对她的养育,对他们敬爱非常
可是当她情窦初展时,却感觉到了养父对她的感情夹缠不清
这种痛苦应该是我们这样生活在正常环境下的人难以想象的,所以我也描述不出来
我只能从父爱如山,父爱如海,父爱如天来推测,这件事对于沅君来说:
一定象山崩海啸天塌一样,让她是那么的惊恐,那么的无助

后来陆展无出现了,武三娘说他们俩情投意合,可武三通却执意不允,她不得不去私奔
(其实我搞不懂私奔的概念,先姑且这样说她罢)
何沅君对陆展元的爱没有争议,应该是倾其所有覆水难,义无反顾从一而终
但是陆对何的爱是一个谜,首先不知道他与李莫愁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李为他疯狂了一生
还有他一直留着李给他的定情手帕,而且作者还特意写到那布面已经发黄
其时应该是十年不到,我不知道是那布不经放呢,还是陆经常拿出帕来睹物思人
所以不知道陆展元和何沅君结婚是真情所至还是情非得已

倘若陆是真情所至的话,那么说明李陆之间没有什么,只是李莫愁一厢情愿胡搅蛮缠
如果是情非得已,那就是说陆真正爱的人是李
也许他和沅君在一起是想让何摆脱养父的纠缠,因为通过别人的描述能够确定陆展元是个侠肝义胆的人
陆展元当时正值英雄情结最盛的年纪,遇到英雄救美的机会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后来才知道这个美人对自己一往情深,后来又发现这个美人离开他根本就没法生存……

我觉得陆展元娶了沅君,将她从云南带到了江南,却没怎么用心地待她
他们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陆既没在江湖上去行侠仗义,或是为衣食而奔波
而是在陆家庄与妻子一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对她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以至于他在临终前托付弟弟照顾沅君,可见他连沅君根本不想再活的心思都不明白

何沅君在江南生活了七年,作者没作任何交代,我也没从后面的文字见到有关她生活的任何片断
但是我猜想她一定生活得不开心,因为她在江南的生活非常得默默无闻,毫无个人价值所言
以至于在武三通在陆无又面前提喊到何沅君时,无双根本就不知道何沅君是何人
以至于后来,除了李莫愁成天念叨她外,她与后来发生和事很难扯上关系

会洒脱殉情的人,多半是心理承受力差的人,也是正置激情年纪的人
而沅君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为什么没加思索地做了那样的选择呢
我觉得她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没有孩子要她照顾,没有事情要她打理,还没有老家让她可以回去重新开始

沅君就这样谢幕了,凄清地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1-7-5 11:25
              那时,你一定是锦衣还乡啊。所以,我们无法吃到你卖的粽子!
作者: 风信子    时间: 2011-7-5 14:47
金庸笔下的奇女子

天涯有个贴子,我们一群女孩子翻了整整一下午

前段时间抹抹也在写金庸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7-6 09:07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7-6 09:10 编辑
流才氓 发表于 2011-7-5 11:25
那时,你一定是锦衣还乡啊。所以,我们无法吃到你卖的粽子!


流版主一定觉得老来卖粽子,感觉很凄凉。
所以宁愿吃不到我做的粽子,也要祝愿我以后会老得风光
谢谢,谢谢
只是老了卖粽子不但不是凄凉,还真是风光
所以到时候,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请版主,请各位:放心大胆地吃

先让我畅想一哈那片晚景:
就在我家后面的公路边,离东安街约100米处,建片青瓦房
清晨在鸟语花香中醒来,然后背着竹背兜出发
先找一片青草地,采几捧露水洗洗脸,再用一捧露水润润发
因为家乡没有小溪,所以我只得找个堰塘当镜子,对着它将我那银色的头发挽成个漂亮的发髻
然后对着水中的自己莞尔一笑,轻声一拜,工作去了
——摘回一背兜粽叶子

然后,我去井里打起一木桶玉洁冰清的井水,将苍翠欲滴的粽叶浸在里面
然后用洁白的沙布将它们一张张轻轻地擦拭清洗,三遍
然后拿出晶莹剔透的糯米,用井水淘洗,六遍
然后再轻轻地将粽叶折一下,放上一层白白的糯米,放上一块我自制的秘方馅料,再盖上一层糯米
然后用粽叶轻轻地将内容包裹严实,用棕夹子细丝将粽子五花大绑地缠牢
然后将做好的生粽子放进一口大铁锅里,加进足量的井水将它们淹没

看到这里,你们千万不要不食人间烟火地以为粽子被淹湿了就可以吃了,还得生火
先往灶孔里放进三四根柴块子,点着,大火猛烧至水开
然后用文火慢煮九九八十一分钟

先是柴烟袅袅满屋绕,后来就是清香飘飘粽子俏……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7-7 09:33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7-7 09:56 编辑

柯镇恶

认识这个柯字是从南柯一梦开始的,所以我一见到柯字就感觉很梦幻

还好我的现实生活里没遇着姓柯的人,否则的话说不定我会对那人无端地生出几分好感来
当我在《神雕侠侣》见到“柯镇恶”这三个字时,着实楞了好几秒
还好我是理科生,很理性,所以我明白作者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虽然“恶”不好,但是“镇恶”就是好了
但我还是在想:“恶”已经凶神恶煞好吓人了,“镇恶”一定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更吓人

我没看过“射雕”,也不知柯怪侠当年到底有多凶;也没在影视里见着他的造型,所以也没对他的样子具体化
我只能从《神雕侠侣》里的文字来想象他的样子:一个慈眉盲目的邻家老爷爷

柯爷爷真是太好玩了,明明身怀绝技却落于市井,这还不算什么,也就个大隐于市罢了
在市井里干些什么事呢,总不能摆个摊摊卖白菜吧,因为他的视力不好,看不清秤
以前我在一些港片里认识了一些赌侠,他们都武功高强听力非常
连我都知道这点,柯爷爷当然更知道了,于是他就开始了他的夕阳红工程——赌博

按理说他赌博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逢赌必胜才对,可他为什么老输,我想不明白
让我更想不明白的是,他输给那嘉兴的市井之人有什么好怕的啊,那些人一定是打他不过的人
可他就是没去打而是去躲,躲去了桃花岛,终沦落成了郭芙的欺负对象
想想柯爷爷拄着个拐杖,被郭芙气得想打她几拐杖又看不到她躲在哪里,只有将拐杖在地上zu的咚啊咚的……

说起拐杖来,我也想起我的一位邻家老爷爷,他是我的一个叫着蓉儿的小伙伴的爷爷
首先申明那个蓉儿姓李不姓黄,那位爷爷姓李不姓柯

有一回,大概在我两岁左右,学会走路没多久的时候。大家不要怀疑我的记性,在这方面我是超人
李爷爷带上蓉儿到我家来,他让我和蓉儿玩,他自己拄着个拐杖站在我家院坝里看着我们
李爷爷的拐杖没有柯爷爷的那么豪华,而是一根酒杯儿大小的溜光圆滑的棒棒
李爷爷也没如柯爷爷那样练过武功,所以他的身板没有那样硬朗,而是因为年纪大了有点苟偻
所以当他用双手惩着在拐杖站在那里时,双足与那根拐杖之间就有了二三十公分的距离

我和蓉儿玩着玩着,无意中发现就在我家院坝里,就在老爷爷的附近突然长出一棵:
酒杯粗细、溜光圆滑的“树”来
这太神奇了!我太高兴了!
于是我绕着那“树”转了无数圈,每转一圈就从老爷爷和那棵“树”之间穿梭一次
我从小就是个喜欢将快乐分享给朋友的人,所以我就叫蓉儿快来和我一起扶着“树”转转转
结果蓉儿说:那不是树,是我爷爷的拐杖
我连忙抬起头来看那“树”的枝叶,结果我看到了老爷爷:干瘦的手、慈祥的笑容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7-9 10:27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7-9 10:35 编辑

孙婆婆

金庸爷爷(注解一)是非常善于用名的:
有的借用明目张胆,有的隐喻巧夺天工,还有的人名直接就和他生活中的实人相关
金爷爷命起名来轻而易举,你看他给那些根本没有登场的人如李秋水林朝英等都赐了那么好听好记的名字
可为什么偏偏不给孙婆婆起个名呢?我觉得是没这个必要
因为孙婆婆就是孙婆婆,就是姓孙的婆婆,是小龙女的婆婆,是杨过的婆婆,是所有人的婆婆

越国人不将爸爸的妈妈喊婆婆,喊奶奶,他们所说的婆婆是指老公的妈妈
但金爷爷在这里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他写这书可不是仅给越国人看的
越国一样是将妈妈的妈妈喊外婆,方言“阿婆”,发音“阿仆”
我觉得这个发音很有道理,因为外婆对孙儿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溺爱的无法无天,真有点象仆人

小说中的孙婆婆,不是小龙女的师父师祖,更不是师姐师叔,就是一仆人,如外婆般的仆人
书中明写的是她为了要将杨过留下与小龙女对抗,并因此死在了邻居全真教郝大通的掌下
如果说她是为了杨过而死,我觉得只说对了一半,而且还是一小半
因为她宁死也要护着杨过的做法,其实是为了小龙女
不信大家可以去看她临死时没来得及对杨过说完的话:你龙姑姑无依无靠,你……你……也……

婆婆感觉自己年岁越来越大,终究有一天会离小龙女而去,想想小龙女:
师父死了,师姐跑了,如果孙婆婆又再一撒手,剩下小龙女一人在古墓,其情景不堪设想
而孙婆婆又极少出墓与人接触,她找不着可以让她将小龙女托付的人
好不容易杨过出现了,还见杨过这般机灵亲切善良,她当然拼死也要为小龙女留下杨过……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婆婆,绝大多数不会姓孙,但她们对孙儿的好是和孙婆婆一样的
所以看到孙婆婆,我们都会想到自己的婆婆,而每一个婆婆都有个不同的名字
所以金爷爷就干脆不来命这个名,再好的名字在这里也是狭隘的,不及这声婆婆巧妙
而为什么又要给个孙姓呢,我觉得是因为喊婆婆的是孙儿,所以说婆孙相辅相成
这真是巧妙极了

说到这里我也来说哈我的婆婆吧
我婆婆不姓孙,也不会武功,但有门非常好的手艺——编草帽
记得有一回,她将我放进专门背娃娃的竹背兜里,然后将背兜里的我背在背上,然后再将一把麦杆子夹在她夹窝里
再然后她就边编草帽辫子,边背我到埂上走着让我看看田野风光
谁知小小年纪的我竟知道游手好闲地看风景不好,还是辛勤劳动更光荣
所以是我婆婆在前面抽麦杆子编辫子,我也在她后面拼命的抽,可能比她抽得更快
但我又不是神童,哪能在婆婆背上都会编草帽啊,于是我就抽一根往地上扔一根……
我婆婆刚开始很高兴,觉得她今天编得真是快得不得了,一大把麦杆子一会儿就被她编完了,于是就回家去拿第二把
结果是:不回头不知道,一回头吓一跳。原来一路都是我扔的麦杆子
慈祥的婆婆是不会责备我的,况且我都想好了,如果婆婆问我为什么要扔,我会说:
因为这样,就永远不会迷失回家的路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7-12 10:55
http://www3.huain.com/abxxeffgs/www1/huain/music/guzheng/guzheng0708/feicui.wma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7-12 12:04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7-12 12:15 编辑

公孙绿萼,一个青翠欲滴的名字;绿萼姑娘,一个清纯可爱的女孩,一个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女子……

绿萼的童年是不幸的,很小就失去了妈妈的疼爱,和爸爸生活在一起
而这个爸爸没给她任何温情的照料,只供给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小绿萼就这样孤独地寂静地成长着,尤如林间的一株小草

绿萼初长成的样子是那么的清新健康美丽,但由于身处绝情谷这个没有人情味的谷里
不能随兴表露自己的心绪,也从没感受到过别人的真情,甚至没有旁观过别人之间情感交流
如果杨过没曾出现过在她的生命里,她这一生将会苍白得如同嚼蜡
还好杨过出现了,一切发展得是那么自然而然,虽然结局是如此的凄美
但是我想在绿萼的心里一定是感激命运安排:她和杨过的相遇

绿萼姑娘对杨过一见倾心,相处之后更是一往情深
她知道杨过是属于小龙女的,所以她只对杨过有着情难自禁的真情流露
从来没有故意增加杨过的负担,更没想过要让杨过移情别恋
反倒是她母亲向杨过逼婚时,竭力为杨过解违
但凡初恋的女孩都是如此吧:爱他,就希望他过得好,哪怕是不能和自己在一起

我想如果绿萼的生存环境如果不是那么的险恶,她一定会和无双和程英一样好好地活下去

可是生活对于她来说真是太残酷了,小小的绿萼找不着生存下去的理由
于是她选择了死,最后,她的生命结束在了为救心爱的人的过程中,结束在了他的面前……

我也为绿萼年轻的生命感到婉惜,可是想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都会走到那一步,她只是先行一步而已
她离开的年龄恰好和我的一位同学相仿,我那同学是高二时得白血病离开的
她得病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有一天没来上学,说她在家淋浴时晕在了浴室,送去医院后就被告之生的是白血病
所有的同学都觉得这不是真的,可是看到她那空空的座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接下来的几天同学们都组织募捐为她筹措医疗费,可这些钱是杯水车薪,最终没能留住她

她在江油住院的时候,班里的许多同学都赶去看她了,有位男同学给她送去了一捧玫瑰
我们不知道那是深厚的同学情谊还是初恋的萌芽,没有人去分辨,因为究竟如何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了这束玫瑰,她的病房,不在白得那么单一;有了这束玫瑰,她去天堂的路上,一定会一路芬芳

还记得那时的我们,听到她离去的消息,既对她的逝去感到心痛,也对生命的无常感到惶恐
可是现在想想,如果真的有天堂的存在,说不定高高在上的她看着在地上人:
挣扎、隐忍、奋斗、混吃等死的样子,会让她为她自己感到庆幸,为活着的人感到同情
想想也真是:
能有几许人,又有几多事,能够美过十八岁呢


作者: 诗酒剑月    时间: 2011-7-13 15:30
江油还没粽子店呢,建议思蜀回来后开个“思蜀粽”,如何?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7-14 09:11
武三娘


一般来说,影视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和原著里的总是相差甚远,如果先看了影视剧再读原著,那真是吃大亏了
因为有了影视形象先入为主,读原著时会少去许多想象空间,最要命的是两者有差异,不知如何取舍
所以我如果看了影视剧就懒得再读原著了
我这回是读了原著后,才在网上查看了这个屏幕武三娘的形象,这回意外地发现她和我看原著的感觉相似
所以我就贴了这个:五官问端正端庄,衣着朴素得体的武三娘

武三通和武三娘的婚姻是父母之命,没有爱情作基础,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因为没有爱情,武三通就有了想尝尝爱的滋味的由头,自以为无可厚非地暗恋起了何沅君
那时武三娘刚生下大小武不久,就遭受到丈夫精神出轨的变故,应该是非常地不幸
可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是因为裘千尺

裘千尺的年龄和武三娘相仿,她是如愿地选择了她爱的人走进了婚姻的,可她的结局比武三娘要惨上一百倍
裘千尺的悲剧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她绝不应该选择一个在各方面远不如自己的人
虽然不是一定要遵从什么门当户对,但至少要旗鼓相当
不要以为是下嫁了那个男人,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服帖终身,男人是有狼性的,他只可能暂时地忍一时
所以是聪明的女人如果真爱上了一个暂时不如自己的人,那么就要想时时鼓励激励他超越自己
决不能如裘那样,爱他,又瞧不上他,趾高气扬飞扬跋扈
所以是公孙止爱上柔儿也不是什么天大的错,甚至是情有可原
更可以原谅的是公孙止没有脚踩两船而是要和柔儿远走高飞,因为他想和裘千尺好聚好散根本不可能
他只能以这样的形式摆脱那种他不喜欢的生活方式,这是人向往自由的本能
结果裘尺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他们在这之后的纠缠才恶化得不可收拾……

我想如果是武三娘知道丈夫要和丫头去私奔的话,她可能会为他们备马备盘缠
也许丈夫会知错痛改前非,也许会溜一圈感觉还是妻子最好又心悦诚服地回来了
如果他永远都不回来了,那也没什么,自己和孩子一起又不是没法过
也许会很辛苦,很孤寂,但绝不会象裘千尺那样狼狈

作者对武三娘的描写不多,但从仅有的文字完全可以看出三娘性格
在面对两个孩子受伤的意外时,她没有一点儿慌乱,而是完全分得清轻重缓急,果断地先为陆无双接腿
后来她又机智地将手帕一分为二,避免了陆氏夫妇临终前的争执救了两个孩子
她的表现远超陆氏夫妇,所以她对武三通能够那样的容忍,并非她软弱好欺,而是她的善良、爱家和智慧
最后,她为武三通吸毒,救活了丈夫而牺牲了自己

救武三通是她善良的表现,因为你看她与陆氏夫妇非亲非故,出手时也是那么慷慨仗义
救武三通是她爱家的表现,因为她觉得武三通是他的家人,为了孩子也得去救他们的父亲
因为她觉得男人更强大,能将孩子照顾得更好,特别是对于大小武这样大的两男孩
比起需要妈妈的生活照顾之外,更需要父亲这个高大的榜样
只是她没想到武三通并没有将大小武带回老家好好栽培,而是寄篱下于郭芙家
救武三通她智慧的表现,如果她在婚姻生活里培养出了对丈夫的爱,那么她的这一举动完全挽回了丈夫的心
后来事实也证明武三通淡漠了对何沅君的感情,感念着妻子的好

其实我很为武三娘不平,丈夫那么不好,她没必要那么隐忍坚强视死如归
但我还是为她庆幸,遇上了那样的丈夫那样的命运,她还一直保持着平和:
从从容容地生活,安安静静地离去,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愧于心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9-7 09:27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9-7 09:33 编辑

仔细算算,我开读《神雕侠侣》已经两个月多过去了
照说应该早读完了,可我真的没读完
不是因为我懒,也不是忙,而是因为我的胆小,结果在断肠崖这个悬崖止了步,不敢在读下去
我绝不是个恐高的人,我是不敢直视:小龙女和杨过的16年的分离与思念
还好我早知道他们有个圆满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但我目前还没有勇气看下去

我羡慕他们,深深地为他们祝福
他们的爱情是一个传奇,一个神话,也许有一天,我会写写他们
现在,我还是先来写写——完颜萍

完颜萍

有人认为她是杨过同父异母的妹妹,我也这么认为
他们二人的相遇一见如故,相处没有任何戒备心理,一切是那么真实和自然
杨过助她打败耶律齐,她陪杨过去救陆无双,都是没做任何思索的
杨过对她有过亲密举动,但我觉得那是在特定的情景发生的偶然事件,后来她对杨过没有任何的痴缠
所以我认为如果说她爱过杨过,应该是对他们兄妹情的误解
她真正爱的人,是耶律齐,可是他们:有缘无分,让人叹息

完颜萍和耶律齐相遇在人生最美丽的季节,可他们被安排在了不共戴天的立场
耶律齐爱上完颜萍是显而易见的!
如耶这样的堂堂君子,当然不会去杀一个弱女子,更当然不会见死不救
可是如果要他用自己的命去换,那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当然只能去换那个对于他来说: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完颜萍就是耶律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可是耶律齐是个循规蹈矩的人,是个遵从礼教的人,当然更是个大孝子,所以他不能放任自己表露对完颜萍的爱
而完颜萍呢,同样是一个内敛的,冷静的人,她决不会让自己所爱之人为难
所以他们的初恋就这样静静结束了,他们就这样轻轻地错过了……

耶律齐后来娶了郭芙,处处呵护着妻子,时时打拼着事业,按部就班光明磊落走着他的人生路
完颜萍嫁给了小武,跟随丈夫,过上了平实的生活
非常难为他们的是:他们俩都在郭靖集团生活,免不了会经常碰面
但我绝对相信他们没有任何的介蒂或是不正常的来往
他们会将那个“藤缠树”的片断尘封在内心深处,默默地祈祷来生……


粘贴文字:
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是谁?
时间:2010-04-27 14:20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87461次
-
      人类的感情也只是在初恋时,才是最纯情的,不夹杂任何私念。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对异性的好感,由朦胧演变到爱恋,那份感情,美得无可替代,无法用现实的语言来进行描绘与渲染。
     
      一个男人一生中会遇到自己爱的人,爱自己的人
      但唯有一个女人的地位不可动摇,那就是初恋恋人
  
       对这个词大家不会陌生,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初恋恋人,而和自己修成正果的往往不是她
      她永远是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动力。
  
      人类的感情也只是在初恋时,才是最纯情的,不夹杂任何私心与杂念。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对异性的好感,由朦胧演变到爱恋
      那份感情,美得无可替代,无法用现实的语言来进行描绘与渲染。
  
      只是相视的一笑,都会梦萦魂牵,只是一次牵手,都会感动很久
       那时我们很天真,不会大人的把戏,更不懂什么叫暧昧。
  
       那时的感情纯的只有爱情,没有占有的概念,没有身份的区分,
      没有房子的困惑,没有车子的叫嚣,没有工作的好坏…
      没有外来的一切因素,没有势力因素的困扰,只有爱慕
      那时的海誓山盟,是发自内心的,绝没有半点虚伪
     想想那个时候,唯美的心醉。但是…
  
       很多人的初恋都不会成功,美好的东西往往很娇贵
      有的需要纯净的空间,有的需要时间的培育
       但年少的我们,那时不知道珍惜,任花开花落
      那段纯美的感情犹如昙花一现,就被永久的封存在记忆中
      待你走遍千山万水时,回过头才发现,其实,生命中只有这一段感情玲珑剔透的无可挑剔
      而我们已错爱。
  
       很多男人悠远的记忆中,都会有这么一个娇小的容颜,任岁月怎样的磨砺都不会退去......
  
      人们都以为八尺男儿,不会轻易感怀落泪,那你可是错了
      在男人的内心深处有一汪最温情的潭水,日积月累,会在最不经意间滴落点点泪痕
      那个娇小的身影,那张稚嫩的脸庞,在青春的岁月中曾经给你无数的激情与魔力
      那个柔弱的身影记录了你的青春年少与成长的悲喜,是这个善良的灵魂使你突然间长大
      变成了自信,魅力无限的男人,你带着她的祝福走遍天下
      对她,你只有感恩与怀念。
  
       很多有成功经验和已经成功的人都和初恋情人有关
       有的男人把初恋情人比做“蒙娜丽莎的微笑”。
       为了博得她的一笑,不顾千辛万苦,或是在学业上,或是在事业上做出了一番成绩
       可是,等他去找那个微笑时,那一切都成了往事
       可甜美的感觉还是一如既往的,驻守在内心的最隐秘处,他不会轻易展示给外人。
  
      只有在风轻云淡,或是静谧的有月亮的夜晚,伴着一些花香,他才会和心灵中的她交谈几句:
       来生,我一定娶你!
  





作者: 筱竹心    时间: 2011-9-9 16:25
书架上,一套盗版的金庸全集已不全。
所有的故事片段,都来自于年少的记忆。
有个心愿,在安静地长眠以前,一定要拥有一套非盗版的金庸全集,从头读来,忆忆年少时的痴狂,让热血疏导下不太通泰的心脑血管!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9-10 09:06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9-10 09:13 编辑

筱竹心,你是真正的读书人啊
我说出来,你不要笑我哦,我只是在网上看电子书
反正我看书又不会咬文嚼字认真读,只凭个感觉在那道听途说

筱竹心,你说你要等老了有空了再来看金书,我觉得这个似乎有点不妥
因为我觉得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心境读起来有不同的感觉
我担心老了再看这些书会认为:年轻人这些百转千回的爱情是多此一举
那就可惜了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呢,是因为黄蓉

黄蓉在《射雕》是可爱极了
她不顾自己父亲的反对,不管郭靖师父们的阻止,不理会众人的非议,不在乎华筝的存在……
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爱,可她人到中年后却沦为了小龙女追求真爱的绊脚石
下面是原文:
  
    黄蓉将她拉到身前,取出梳子给她梳头,只见她乌丝垂肩,轻软光润,极是可爱,于是
将她柔丝细心卷起,从自己头上取下一枚束发金环,说道:“妹妹,我给你这个戴。”那金
环打造得极是精致,通体是一枝玫瑰花枝,花枝回绕,相连处铸成一朵将开未放的玫瑰。黄
药师收藏天下奇珍异宝,她偏偏拣中了这枚金环,匠艺之巧,可想而知。小龙女从来不戴甚
么首饰,束发之具就只一枚荆钗而已,虽见金环精巧,也不在意,随口谢了,黄蓉给她戴在
头上,随即跟她谈话。
    说了一阵子话,只觉她天真无邪,世事一窍不通,烛光下但见她容色秀美,清丽绝俗,
若非与杨过有师徒之份,两人确是一对璧人,问道:“妹子,你心中很欢喜过儿,是不
是?”小龙女盈盈一笑,道:“是啊,你们为甚么不许他跟我好?”
    黄蓉一怔,想起自己年幼之时,父亲不肯许婚郭靖,江南七怪又骂自己为“小妖女”,
直经过重重波折,才得与郭靖结成鸳侣,眼前杨过与小龙女真心相爱,何以自己却来出力阻
挡?但他二人师徒名份既定,若有男女之私,大乖伦常,有何脸面以对天下英雄?当下叹了
口气,说道:“妹子,世间有很多事情你是不懂的。要是你与过儿结成夫妻,别人要一辈子
瞧你不起。”小龙女微笑道:“别人瞧我不起,那打甚么紧?”
    黄蓉又是一怔,只觉她这句话与自己父亲倒是气味相投,当真有我行我素、普天下人皆
不在眼底之概;想到此处,不禁点了点头,心想似她这般超群拔类的人物,原不能拘以世俗
之见,但转念又想起丈夫对杨过爱护之深,关顾之切,不论他是否会做自己女婿,总盼他品
德完美,于是说道:“过儿呢?别人也要瞧他不起。”小龙女道:“他和我一辈子住在谁也
瞧不见的地方,快快活活,理会旁人作甚?”黄蓉问道:“甚么谁也瞧不见的地方?”小龙
女道:“那是一座好大的古墓,我向来就住在□面的。”黄蓉一呆,道:“难道今后你们一
辈子住在古墓之中,就永远不出来了?”
    小龙女很是开心,站起来在屋中走来走去,说道:“是啊,出来干么?外边的人都坏得
很。”黄蓉道:“过儿从小在外边东飘西荡,老是关在一座坟墓之中,难道不气闷么?”小
龙女笑道:“有我陪着他,怎会气闷?”黄蓉叹道:“初时自是不会气闷。但多过得几年,
他就会想到外边的花花世界,他倘若老是不能出来,就会烦恼了。”
    小龙女本来极是欢悦,听了这几句话,一颗心登时沉了下来,道:“我问过儿去,我不
跟你说了。”说着走出房去。
    黄蓉见她美丽的脸庞上突然掠过一层阴影,自己适才的说话实是伤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少
女之心,登时颇为后悔,但转念又想,自己见得事多,自不同两个少年男女的一厢情愿,这
番忠言纵然逆耳,却是深具苦心……


黄蓉的这一做法让我深深的讨厌!
她怎么忍心对小龙女说那样的话,她是个厄杀龙杨爱情的为刽子手,还说这什么是忠言逆耳深具苦心的鬼话
我恨她!

在对待爱情上,有些人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对那些稚嫩的爱情指手画脚,竟然还认为这是经验之谈
对于有些事,经验可能会帮上忙;可是对于爱情,完全不需要经验
她黄蓉怎么就能那么狰狞地对小龙女说杨过以后会闷,就算她料事如神,就算杨过后来真的会觉得闷
就算杨过后来当了爱情的逃兵,也应该让他们的爱情自然演变,让杨龙二人全新、全心地体验这个过程
她却可恶地要提前告知人家这个结果,还只是凭她的经验,并不一定完全真确……

就算她黄蓉是杨过或是小龙女的母亲,她也只能在孩子如果遇人不淑时进行阻止
如果是两个心地纯正的人交往,如果真是为了他们考虑,就要让他们自然发展
既不应该揠苗助长,也不应该出手否决

黄蓉的这一举动,差点害死了小龙女,如果不是遇到了公孙止
黄蓉的这一举动,差点害死了杨龙之间的爱情,如果不是出现了周伯通
我在前面就说过杨过和小龙女这间的爱情是一个传奇,一个神话,是作者精心打造的梦想
可是现实中的情况,哪会有这样的乐观啊
也许小龙女的生命就真的没了,也或许小龙女无法挽回地嫁给了别人,也许杨过就娶了郭芙
然后杨过对妻子相敬如宾,对事业走火入魔……

http://zhangmenshiting.baidu.com/data/music/5820302/%E4%BC%A4%E5%BF%83%E5%A4%AA%E5%B9%B3%E6%B4%8B.mp3?xcode=ee5a09632bc5f2bd9e17a9d95288ce1e&mid=0.67557621060015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9-14 15:34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9-14 15:37 编辑

在上面的贴子里,就黄蓉阻止小龙女嫁杨过的事,我对她进行了一番蛮横的指责
过后想想:我这样说,对黄蓉其实不公平,还好我和她没有同朝共天
不然的话,她找我对打了起来,你们就有热闹好看了

黄蓉肯定要说:在这里,她是块石头
——但她决不是绊脚石,而是试金石
还有,这个角色、这些台词是命运作者安排的,她不得不演啊……
http://zhangmenshiting.baidu.com/data/music/2470245/%E6%B1%9F%E6%B9%96%E7%AC%91.mp3?xcode=716cccf533f4929a3c350b4e1ff22833&mid=0.76454756733595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9-14 15:38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9-14 15:55 编辑

[wma]http://zhangmenshiting.baidu.com/data/music/5760690/%E6%B1%9F%E6%B9%96%E7%AC%91.mp3?xcode=aeffd6cb0f1e6aba7110c329ab53b046&mid=0.47737803684120[/wma]

江湖笑  恩怨了
人过招  笑藏刀
红尘笑  笑寂寥
心太高  到不了
明月照  路迢迢
人会老  心不老
爱不到  放不掉
忘不了  你的好
看似花非花  雾非雾
滔滔江水留不住
一身嚎情壮志
铁傲骨
原来英雄是孤独

爱逍遥  琴和萧
酒来倒  仰天笑
全忘了
潇酒如风  轻飘飘
爱或恨  都不要


作者: 筱竹心    时间: 2011-9-14 21:28
a1522a 发表于 2011-9-10 09:06
筱竹心,你是真正的读书人啊
我说出来,你不要笑我哦,我只是在网上看电子书
反正我看书又不会咬文嚼字认 ...

呵呵,你说得让我惭愧了,因为我真算不上什么读书人!:L
小的时候,对世界比较好奇,能见的视野也比较窄,所以喜欢依赖书籍去认知。别的小朋友的零花钱多半都去对付“好吃”嘴了,而我的硬币子通常是交付与那小人书摊的摊主了。
16岁以前,喜欢对些闲书囫囵吐枣式的"快餐",父亲对此极为不满,以至于要挟我周遭认识的人不许借任何书与我,要不然书遭损毁了一概不赔偿!
16岁以后,经历一些世事变故,仿佛瞬间体悟到:"书读得越多,越反动"的理.....
自己有经济能力的时候,却再也不能流连于书间了。
83版的港剧《射雕英雄传》,那一声声“蓉儿“和靖哥哥“的亲昵称唤,将正值懵懂时期的我带入了侠骨柔情的童话世界,由此狂啃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发不可收拾......
购买盗版的金庸全集已是多年以后的事,就是想拥有这么一套书(正版太贵了,呵呵:L)。
开始看武侠小说,应该是缘于其中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但是,后来慢慢的是被查先生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的渊博所折服。虽然都是编故事,他写出来的却总是那么有道道。
关于”爱情",时至今日,我脑海里能闪过的是《倚天屠龙记》中杨不悔父母的那一段。因何?明教的风流杨逍看上了灭绝师太的一女弟子就掳了她去,后来生下了“杨不悔”。这个象是“受害人”爱上了“施暴”的人,但是,我看到的是一份纯粹和干净(当然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的)。没有那么唯美和浪漫,但更没有虚伪:一个男人看到一个心仪的女人而据为己有,要的很当然;一个懵懂的女子体会到一个男人带给她身心的快乐,甘于承受以致“不悔”。说不清为什么,也不需要弄清楚为什么,甚至于没有什么多余的表白。我竟然能相信,真有这样的事,而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不用等到老,现在,我都感觉是......
     
      不晓音律,不通诗韵,不解风情,我说的话儿你可别见笑!我最近才开始看电子书,操作不熟练,一部小说都没有看完,隔了10多天后竟然不知道哪们去翻找出来;P
作者: 筱竹心    时间: 2011-9-14 21:31
a1522a 发表于 2011-9-14 15:38
江湖笑  恩怨了
人过招  笑藏刀
红尘笑  笑寂寥

词很好,就是听不到歌声。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10-21 09:36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10-21 09:46 编辑


    这一日杨过从屋里出来,又要去捉蟋蟀,越弹指阁,经两忘峰,刚绕过清啸亭,忽听得
山后笑语声喧,忙奔将过去,只见郭芙和武氏兄弟翻石拨草,也正在捕捉蟋蟀。武敦儒拿着
个小竹筒,郭芙捧着一只瓦盆。
    武修文翻开一块石头,嗤的一响,一只大蟋蟀跳了出来。武修文纵身扑上,双手按住,
欢声大叫。郭芙叫道:“给我,给我。”武修文拿起蟋蟀,道:“好罢,给你。”揭开瓦盆
盖,放在盆里,只见这蟋蟀方头健腿、巨颚粗腰,甚是雄骏。武修文道:“这只蟋蟀定是无
敌大将军,杨哥哥,你那许多蟋蟀儿都打它不过。”
    杨过不服,从怀中取出几竹筒蟋蟀,挑出最凶猛的一只来与之相斗。斗得几个回合,那
大蟋蟀张开巨口咬去,将杨过的那只拦腰咬住,摔出盆外,随即振翅而鸣,洋洋得意。郭芙
拍手欢叫:“我的打赢啦!”杨过道:“别忙,还有呢。”可是他连出三蟀,尽数败下阵
来,第三只甚至被巨蟀一口咬成两截。
    杨过脸上无光,道:“不玩啦!”转身便走。忽听得后面草丛中叽叽叽的叫了三声,正
是蟋蟀鸣叫,声音却颇有些古怪。武敦儒道:“又是一只。”拨开草丛,突然向后急跃,惊
道:“蛇,蛇!”杨过转过身来,果见一条花纹斑烂的毒蛇,昂首吐舌的盘在草中。杨过拾
起一块石子,对准了摔去,正中蛇头,那毒蛇扭曲了几下,便即死了。只见毒蛇所盘之旁有
一只黑黝黝的小蟋蟀,相貌奇丑,却展翅发出叽叽之声。
    郭芙笑道:“杨哥哥,你捉这小黑鬼啊。”杨过听出她话中有叽嘲之意,激发了胸中傲
气,说道:“好,捉就捉。”当下将黑蟋蟀捉了过来。郭芙笑道:“你这只小黑鬼,要来干
甚么?想跟我的无敌大将军斗斗吗?”杨过怒道:“斗就斗,小黑鬼也不是给心欺负的。”
将黑蟀放在郭芙的瓦盆之中。
    说也奇怪,那大蟋蟀见到小黑蟀竟有畏惧之意,不住退缩。郭芙与武氏兄弟大声吆喝,
为大蟋蟀加劲助威。小黑蟋蟀昂头纵跃而前,那大蟀不敢接战,想跃出盆去。小黑蟀也即跃
高,在半空咬住大蟀的尾巴,双蟀齐落,那大蟋蟀抖了几抖,翻转肚腹而死。原来蟋蟀之中
有一种喜与毒虫共居,与蜈蚣共居的称为“蜈蚣蟀”,与毒蛇共居的称为“蛇蟀”,因身上
染有毒虫气息,非常蟀所能敌。杨过所捉到的小黑蟀正是一只蛇蟀。
    郭芙见自己的无敌大将军一战即死,很不高兴,转念一想,道:“杨哥哥,你这头小黑
鬼给了我罢。”杨过道:“给你么,本来没甚么大不了,但你为甚么骂它小黑鬼?”郭芙小
嘴一撇,悻悻的道:“不给就不给,希罕吗?”拿起瓦盆一抖,将小黑蟀倒在地上,右脚踹
落,登时踏死。杨过又惊又怒,气血上涌,满脸胀得通红,登时按捺不住,反手一掌,重重
打了她个耳光。
   ……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大家不要误会我要说郭芙了
关于她,金爷爷描述得很清楚,哪用得着我说啊
所以这回我是要来说蟋蟀的
先预告一下
再通报一下,我最近在研究昆虫
有时间再来汇报


作者: a1522a    时间: 2011-10-22 15:58
本帖最后由 a1522a 于 2011-10-22 16:28 编辑

蟋蟀

在《神雕侠侣》里,作者写的第一多的是人,第二多的是雕,第三多的就是虫了
关于人和雕,我说不清楚,就不说了
所以这回,我要来说说虫
虫的世界,没有人的世界那么复杂,单纯、实在

《神雕》里,虫主角是小龙女养的蜜蜂,蜈蚣、蟋蟀些只是友情客串
作者为了刻画郭芙的大小姐坏脾气,让几只蟋蟀:草草地登场,狠狠地打斗,惨惨地死去
其实蟋蟀的世界可不是这样的

我小时候生活在乡村,见过的虫子五花八门,但遇到最多的是怎么也躲不脱的蚊子和怎么也看不完的蚂蚁
由于有奶奶成天在家对我严加看管,所以我根本没有机会钻进草从
所以就蟋蟀,我是一只也没遇着过
知道蟋蟀是后来学到一篇写蟋蟀的古文,也因此蟋蟀给我留下了好斗的印象

还好,最近从孩子的语文课本里读到了一篇《蟋蟀的住宅》的课文,看得我对蟋蟀生出了许多好感
原来,蟋蟀并不是我以前以为的那样,它们是那么的可爱
打斗并不是它们生活的全部,甚至是连重点也说不上,那只是它们追求爱情的一个阶段
它们平时的生活是非常勤勤恳恳,有自己固定的住所固定的家,还有它们的业余生活

它们的业余时间究竟在做些什么呢
你一定没想到它们是小提琴演奏家吧
你也一定想象不出它们那优雅的演奏姿势
但是你一定听到过它们那清澈的音乐

这些是我从法布尔那里听来的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hd.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